險情發(fā)生時要大體判斷一下起火的樓層,,盡快跑到起火點以下的部分。我們從電視直播上看到,,很多人都聚集在樓頂上,,這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但只要有可能,就要在起明火之前盡快地往下跑,。
消防員也表示,,實在無法向下跑的情況下,就看當時所在的是不是在建筑中間,。例如跑到13層左右,,就有云梯車可以救你,。還不行,只能往上跑,,等待救援,。
高樓火災致死 大部分是吸入濃煙導致的窒息
14日發(fā)生在西安的這場高層建筑火情,消防人員趕到現(xiàn)場后迅速將火撲滅,,但樓里仍有很多濃煙,,現(xiàn)場處置的消防人員需要不停地更換氧氣瓶,使用一輛排煙消防車連續(xù)工作三個多小時才將樓里濃煙排干凈,。
參與多次救援的消防員說,,高樓火災中致死,大部分情況下是吸入濃煙導致窒息,。
專家稱,,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濃煙對人體帶來的傷害,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也是有講究的,。將一條棉質毛巾徹底浸濕,,擰至半干,再將濕毛巾對折3次,,疊成8層,然后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煙不太濃,,可俯下身子行走;如遇濃煙,,須匍匐行走,。
此外,辨別逃生方向也極為重要,。在火場中一定不要通過光亮去判別逃生方向,,因為在視線昏暗的情況下,光亮之處更有可能是火災區(qū)域而不是逃生出口,。最好是通過風向去判別,,一般處于火場內,要盡量向上風向方位逃離,。
利用高層建筑“避難層”進行逃生和自我保護
如果消防疏散通道已無法通行,,也可前往就近的避難層安全逃生。按照我國的消防規(guī)定,,100米以上的高層民用建筑,,每15層就應建一個避難層。
據(jù)我國現(xiàn)行國標《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避難層不能住人,,原則上用來辦公也是不可以的,,但可以用作設備層,放置水泵等設施,,但必須保證5人/平方米的要求,。此外,避難層必須設置有消防電梯出口,、消防栓,、緊急電話、噴淋滅火裝備和應急廣播,、應急照明,。
避難層其實就是一個空置的樓層,它是個相對安全的場所,,按照國家標準建設的避難層有防煙控煙的設施,,人員通過樓梯疏散時,就能進入避難層,,中途休息或者等待救援,,而不至于受到煙霧的侵害。
需要提醒的是,,避難層并不是絕對安全的場所,,它受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級限制。因此,,如果火災發(fā)生在避難層以上的樓層,,在具備安全疏散條件的情況下,還應盡快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區(qū),。(記者 張澍田)
(原標題: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如何自救,?捂嘴往下跑 揮手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