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圃蔬香》 老 圃
《老圃蔬香》 老 圃
老 圃
直到現(xiàn)在,,我才把燒瓜和勺瓜看成是一種東西。在此之前的幾十年里,我一直認(rèn)為燒瓜是燒瓜,,勺瓜是勺瓜,,兩種瓜互不相干。
兒時,,鄉(xiāng)下都種瓜,。村里根據(jù)村民居住的分布區(qū)域分成四個生產(chǎn)小隊,我們家屬于一生產(chǎn)隊,,在村子南頭,,再往北依次是二生產(chǎn)隊、三生產(chǎn)隊和四生產(chǎn)隊,。每個生產(chǎn)隊都種瓜,,得了瓜都?xì)w生產(chǎn)隊所有。瓜的種類只有燒瓜,、西瓜,、甜瓜和面瓜四種,西瓜,、甜瓜和面瓜是要花錢買的,,燒瓜平常些,產(chǎn)量也比較高,,所以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隊里總要分一些燒瓜給社員們吃,其余的則由社員們推著獨輪車,,走街串巷吆喝著賣,。分到家里的瓜畢竟有限,很快就吃沒了,,孩子們看見賣瓜的過來,,常常要跟著走出挺遠的一段路,一來看熱鬧,,二來沒錢買,,過過眼癮而已。
老家的方言里,,稱“燒瓜”為“勺瓜”——老勺瓜,。燒瓜的瓜秧和甜瓜、面瓜的秧子差不多,,都開著黃色的小花,。外行人只有在長出小瓜時,才能辨認(rèn)出來這是什么瓜,,可瓜把式在瓜秧剛剛破土?xí)r,,舉著兩瓣橢圓形的嫩葉,,就能一眼分辨出來。那年月,,當(dāng)個瓜把式可吃香了,,一到開春,十里八村到處都有人請,。
燒瓜產(chǎn)量高,,也有它的好處——可以“從小吃到老”。小瓜長到巴掌大時就可以吃了,,又甜,、又鮮,、又脆,,西瓜、甜瓜和面瓜則不然,,只要不熟就沒法兒吃,,只是好看罷了。怪不得村里人把沒熟的小瓜叫成“生瓜蛋子”,。老了的燒瓜會有點兒酸,,肚子里長滿了籽,將籽和瓤取出,,把籽擠干凈,,連瓤和里面的汁一起吃,也是酸中帶甜,。數(shù)伏天的晚上,,如果能坐在院子里吃燒瓜,別提多爽了,。
偷瓜是鄉(xiāng)下孩子的一大樂事兒,,幾乎村子里的所有小孩都參與過這個活動。但原來不叫偷瓜,,叫“爬瓜”,,因為瓜地里的瓜秧很矮,小孩子別說站著,,就是蹲著,,也依然藏不住身子,會被瓜把式發(fā)現(xiàn),,所以只能趴在地上匍匐前行,,還要注意避免弄出聲響。瓜把式都會養(yǎng)一條大狗,,大狗的耳朵非常靈,,稍微有點小動靜都能聽到,。由于瓜地四周很少再種低矮的作物,只在某一邊種玉米或高粱,,孩子們往往會選擇從玉米地或者高粱地接近瓜園,,觀察一會兒,待瓜把式在瓜棚里乘涼或是午睡,,狗也在瓜棚外邊打盹時,,慢慢爬進瓜地,也不管生熟,,只管撿大的摘,。行動時,瓜秧簌簌作響,,聲音雖然很小,,還是被機敏的大狗聽到了,它豎起兩只大耳朵,,“汪汪汪”地大叫,,朝著發(fā)出聲響的地方撲過來。孩子們一見這場景,,早都嚇得跑開了,,瓜把式也從瓜棚中追出來,邊追邊大聲喊著:“兔崽子們,,把瓜撂下,,打折你們的狗腿……”聰明的孩子總會選擇離瓜棚遠一些的地方下手,等到大狗和瓜把式發(fā)現(xiàn)后追出來,,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膽子大些的孩子抱著一兩個小瓜跑,膽小的早就把瓜扔了,,只顧跑路,。還有人常常跑不利落,被瓜秧絆倒,,弄得胳膊上,、腿上到處是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