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瑩 本報記者 李抑嬙
“組團調研到農家,同吃同住拉家常,,百姓疾苦記心上,,不能忘……”組工干部自編自演的《三句半》節(jié)目,用接地氣的臺詞和精彩的表演,,贏得了百姓的陣陣掌聲。這是松原市委組織部“組團下基層,集中調研周”活動的一個縮影,。4周的時間里,,全體機關干部組成的4個工作隊,分別由部班子成員和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帶隊,,駐扎在扶余市,、乾安縣、前郭縣和長嶺縣的貧困村,,進田間,、下地頭、住炕頭,,用實際行動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化解民憂,,把實干的作風扎根沃土,,將濃濃的關情灑在鄉(xiāng)間……
一種使命:讀懂群眾,解決難題
“7月3日,,村民說想去乾羊牧業(yè)學點養(yǎng)殖經驗,;7月10日,住在村東頭的王大爺有高血壓,,妻子患有多種疾病,,家庭生活困難……”一篇篇“民情日記”將百姓家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除了記錄,,工作隊成員還把村民反映問題的材料夾在其中,,并詳細列出了解決問題的時間表。一竿子插到底的決心,,讓工作隊成員不斷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對群眾的訴求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要解決問題”這是全體組工干部下基層的集體感悟,既要快速解決簡單的問題,,又要在復雜問題處理上找到科學的工作方法,,“五診療法”是工作隊總結出的寶貴經驗。第一,,通過走訪對基層進行“健康體檢”,;第二,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對簡單問題采取“普通門診”當場解決,;第三,對于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把問題收集上來“住院治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慢慢解決,;第四,如果僅靠自身力量無法解決,,就想方設法巧借外力,,尋求“專家會診”;第五,,如果需要在政策,、項目等方面想辦法、下功夫,,就要采取最后一條“轉院治療”??傊?,就是堅持分類解決、梯次推進,,做到“小問題不放過,,大問題不放棄”,真正把責任扛起來,、把使命擔起來,。
一份責任:為了群眾,擔當重任
“剛開始,,把活動當任務,,當真正和群眾面對面的時候卻發(fā)現這是一種責任,想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憂,,才能夠真正讓自己沉下去、接地氣,?!边@是所有組工干部調研時的共同心聲?;鶎狱h建工作是農村發(fā)展的固本之舉,。組工干部利用調研契機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脫貧攻堅,、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現場辦公,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整改,。圍繞“在脫貧攻堅中如何發(fā)揮黨組織作用”“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村級組織規(guī)范化服務”等問題,,確定工作改進措施45項、扶貧措施14項,,有力增強了基層黨建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