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手機開公放,、換乘時玩手機影響他人通行、一人占倆座,、脫鞋光腳踩座椅,、大聲接電話……日均客運量過千萬的地鐵每天在方便乘客出行的同時,也上演著各種“囧戲”,。類似這樣的糟心尷尬事兒,,您遇到過嗎?地鐵方面表示,依據(jù)《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試行)》,,遇到類似不文明行為,,可聯(lián)系地鐵工作人員,他們將對于市民集中反映的問題,,進行勸阻或上報,。交通專家呼吁市民文明出行,并建議將類似行為列入相關(guān)法律管理條例,。
各方反應(yīng)
乘客:對方影響自己會提醒
遇到類似行為,,大家會如何做呢?北京晨報記者隨機采訪了車廂里的多位乘客,。多數(shù)乘客都表示,,遇到類似情況會選擇“忍氣吞聲”,在心里默默鄙視,,或者通過眼神等暗示對方,。但也有個別市民表示,如果對方不文明行為影響自己,,會站出來提醒,、say no。
此外,,乘客們紛紛表示,,針對類似這樣的不文明行為,最讓人無奈的不僅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人本身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舉止會影響到別人,、有什么不對。
地鐵:遇不文明行為會勸阻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在2016年2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試行)》中的第八條及第十四條中對于乘客不文明乘車行為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比如,,衣冠不整等不文明行為者不得進站乘車。禁止吸煙,、隨地吐痰,、便溺。尤其明確,,“禁止大聲喧嘩或者彈奏樂器,、播放音樂等;不得踩踏車站和車廂內(nèi)的座席?!爆F(xiàn)行的《北京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條例》中則沒有對此明確規(guī)定,。
對于個別乘客手機開公放、腳踩座椅等不文明行為影響到大多數(shù)乘客時,,地鐵工作人員表示,,會依據(jù)乘客守則,對其進行提示,、勸阻,,讓乘客自覺終止不文明行為,文明乘車,。乘客在乘車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隨時聯(lián)系站內(nèi)工作人員或車廂內(nèi)的乘務(wù)管理員,也可隨時通過微博,、微信,、熱線電話等將情況反映給相關(guān)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對于市民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地鐵方面也會進行上報,。
地鐵方面還表示,地鐵列車每一節(jié)車廂,、座椅,、扶手等每天都會進行消毒處理。地鐵官方微博微信也會經(jīng)常對文明乘車進行宣傳,,引導(dǎo)乘客自覺文明出行,。
花式尷尬
手機全程開公放
“今天搭乘地鐵,本想好好補補覺,,結(jié)果坐我旁邊的一個哥們兒用手機看電影,,還開著公放,特別大聲兒!乒乒乓乓的,,那叫一個熱鬧,。”市民付先生向北京晨報記者吐槽道。
日前,,北京晨報記多次在早晚高峰乘坐地鐵時觀察發(fā)現(xiàn),,看手機、打游戲,、聽音樂,、補覺等成為絕大多數(shù)乘客消耗路上時光的主要方式,而正如付先生所述,,地鐵里的“公放族”越來越多,,記者在體驗時就遇到多次。北京晨報記者乘坐地鐵10號線時,,鄰座的一名年輕女乘客正用手機觀看一部熱播偶像劇,,因其開著公放,劇中女主角嘰嘰喳喳的對白回蕩在安靜的車廂,。記者留意到,,附近不少乘客不斷將目光投向該名女乘客,但這名女乘客并未察覺到周圍人的“白眼”,,也未意識到自己行為有何不妥,。一集電視劇播完后,該女乘客又開始觀看綜藝節(jié)目,,直至列車到站,,其下車離開,車廂才恢復(fù)安靜,。
北京晨報記者在微博,、貼吧中也看到大量網(wǎng)友有關(guān)地鐵“公放族”的吐槽,并表示出對這種行為的煩感和無奈,?!艾F(xiàn)在地鐵里打游戲的特別多,玩就玩吧,,您就帶上耳機唄,,還開著喇叭,,超煩人!”一位網(wǎng)友表示,。
低頭玩手機“堵路”
因手機引發(fā)的不文明行為其實遠不止開公放,在出站,、換乘時一些乘客低頭玩手機引發(fā)交通堵塞,,影響后面乘客通行的事兒也屢見不鮮,同樣讓很多乘客倍感無奈,。
乘客李先生表示,,每次早晚高峰在地鐵金臺路、國貿(mào)換乘時,總會遇到這樣一些人,,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影響后面的人正常通行?!氨緛砣司投?、就擠,他們還不看路,,低頭玩手機,,走得特別慢,影響后面著急趕路的人,,也間接造成客流堆積,,存在安全隱患。我一般都會說句‘勞駕,,借過’,,然后繞過玩手機的人,走到他前面去,。真是干生氣,。”李先生坦言,。
北京晨報記者日前在早高峰時段的6號線與14號線金臺路地鐵換乘站觀察發(fā)現(xiàn),,每趟列車到站后,大批量的換乘乘客中都會有低頭玩手機不看路,,影響后方乘客通行速度的情況,。見此情況,地鐵換乘扶梯處的地鐵引導(dǎo)員會不斷提示乘客,,“注意腳下安全”,。有的乘客聽到提示后會放下手機專心乘坐電梯,有的乘客則好像完全處于“屏蔽”狀態(tài),,依舊專注玩手機,。
大聲講話想不聽都難
“還有地鐵里,那種打電話,、聊天特別大聲兒的,,想不聽都不行?!币晃怀丝透嬖V記者,,在地鐵乃至公交車上,還有這樣一種人——大聲打電話或聊天,?!坝绕涞罔F里比較安靜的時候,對方講話的聲音會響徹整個車廂,,讓人無法拒絕,,想不聽都不行。我有在地鐵里看書的習(xí)慣,每次遇到大聲講話的人,思緒就會被擾亂?!痹摮丝头Q,她曾在日本,、倫敦乘坐地鐵,,從未遇到過大聲講話的人?!凹幢憬与娫?,大多數(shù)人也會帶上耳機,降低聲音,,甚至要下車去接電話,,為的就是盡量不影響到其他乘客?!?/p>
腳踩扶手讓人“崩潰”
實際上,,除了地鐵“公放族”,還有一些乘客的行為也讓人十分無奈,。比如,,一人占倆座兒、用腳踹扶手,,乃至脫掉鞋子,,將光著的腳直接踩在座椅上等等。北京晨報記者在乘坐地鐵時,,也親見過類似情形,。非高峰時段的地鐵6號線車廂內(nèi),因為人較少,,空座位較多,,一名中年男乘客就將鞋脫掉,雙腿直接盤坐在地鐵座椅上,。列車進站后,,新上車的乘客見狀,紛紛選擇遠離該男乘客的空座坐下,。
“一人占倆座兒,,我還能忍,大不了就站著唄,。但對于那種用腳踩座椅及欄桿的行為,我真是非常崩潰,是我有潔癖嗎?大家用手扶的地方,,他們怎么好意思用腳踩呢?!”市民陳女士說,。
專家建議
不文明行為應(yīng)寫入法律條例
對于不文明出行行為,本市目前主要以建議,、倡導(dǎo)為主,。交通專家陳艷艷表示,交通部門等在倡導(dǎo)文明出行的同時,,是否可以考慮將一些市民反映較為集中的不文明行為寫入相關(guān)法律條例,,讓執(zhí)法人員、地鐵運營管理人員等有法可依,,有助于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據(jù)媒體公開報道,約束乘客不文明出行行為的條款曾被寫入南京,、上海等地的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當(dāng)中,,比如之前曾備受爭議的“地鐵禁食令”等,最終條款都被“取消”,,改寫進相關(guān)乘客守則,。
記者手記
請學(xué)好基本禮儀再出門
地鐵屬于公共場所,當(dāng)我們處于公共場所更要體現(xiàn)出做人,、與人相處的基本禮儀和素養(yǎng),。
假如車廂擁擠,不小心踩到別人的腳,,一句“對不起”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文明,反之,,沒了這句“對不起”可能引發(fā)一場不必要的口角,。誰不愿意獲得的是一份尊重和快樂呢?
國外很多國家都對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進行“明碼標(biāo)價”,以此約束市民行為,,我們現(xiàn)在的法律尚欠缺這樣的執(zhí)行力,,但其實也是對于每位公民的尊重和信任。與其被地鐵乘務(wù)員,、工作者苦口婆心地勸說,,甚至被法律法規(guī)約束,我們何不自覺規(guī)范言行?每個人都做到文明出行,,并勇敢地和身邊不文明行為說“不”,,大伙兒都受益。何況,,尊重別人也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