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擬單性木蘭花朵,。 (省林業(yè)廳供圖)
看點
9月1日,,成都植物園,。叢林深處,,最不起眼的50株樹苗,,只有一米高,但卻是這里的鎮(zhèn)園之寶,。它是一度差點滅絕的峨眉擬單性木蘭,,是峨眉山獨有物種,被稱為“峨眉圣花”,。
2014年,,四川啟動極小種群拯救與保護,峨眉擬單性木蘭位列14個極小種群名單第一位,。三年過去,,“峨眉圣花”突破了人工繁育的難關(guān),并走進成都,。
□本報記者 王成棟
過往
發(fā)現(xiàn)不到80年
但卻一半時間“隱身”
根據(jù)成都植物園的規(guī)劃,,如果一切順利,峨眉擬單性木蘭有可能會成為成都市的綠化樹種和行道樹,。
80年前,,它還不為人知。1940年,,著名植物學家鄭萬均在對峨眉山的野外考察中,,偶然記錄到峨眉擬單性木蘭的蹤跡。但此后的40多年里,,科研人員卻再也沒有找到它的身影,。
“學術(shù)界認為,一個物種長時間‘隱身’,,那可能就消失了,。”省林業(yè)廳野保處處長王鴻加說,。
滅絕的論斷不是沒有依據(jù),。根據(jù)鄭萬均的記載,峨眉擬單性木蘭系峨眉山的特有物種,,它的生長區(qū)域在海拔1200米——1500米之間,,屬常綠喬木。它的花是乳白色,,果子呈現(xiàn)紅色,。但是,它結(jié)出的果實并不會大規(guī)模擴散,,而只是在已有種群周邊緩慢更新?lián)Q代,。
“峨眉圣花”究竟是否還存在,?根據(jù)已有的資料,省自然資源科學院,、省林業(yè)廳的技術(shù)人員重新確定搜尋區(qū)域,。1987年,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的一位技術(shù)人員走到一處懸崖邊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株峨眉擬單性木蘭兩性花個體,。此后,工作人員又在峨眉山其它區(qū)域陸續(xù)搜到峨眉山擬單性木蘭的種群,。
至2012年,,在峨眉山上,技術(shù)人員累計找到74株峨眉擬單性木蘭,,全部位于懸崖峭壁上,。至此,消失47年后,,“峨眉圣花”再次被人熟知,。
拯救
爬百米懸崖采種
野生種群恢復起步
野生種群只有74株,這在植物學屆,,這意味著它處于極度瀕危狀態(tài),,距離徹底消亡只有一步之遙。自1987年以來,,峨眉擬單性木蘭一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列入極危紅色名錄中,。
2014年,在極小種群拯救與保護行動啟動之后,,專家們一致認定:如要搶救“峨眉圣花”,,必須要走人工繁育之路,然后逐步異地移植恢復野生種群,。
由于僅存的峨眉山擬單性木蘭全分布在懸崖上,,所以采種之旅異常艱難?!澳鼙4嫠鼈兊牡胤?,人跡罕至?!倍朊忌缴镔Y源實驗站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懸崖平均高度約120米。但技術(shù)人員只能硬著頭皮一米一米地向崖頂爬去,。
因為,,峨眉擬單性木蘭本身生物特性決定,它每四十年才開一次花且“男多女少”,。
“你不抓住,,就沒機會了,。”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的李策宏說,,峨眉擬單性木蘭具有兩種性別:一種為雄性,,即為“男性”;一種為雌雄同體,,但由于雄性不育,,又被叫做雌性,也即“女性”,,結(jié)果育種的,正是“女性”,。目前,,已經(jīng)開花的20株峨眉擬單性木蘭中,僅有4株是兩性花,,具備孕育種子,、繁衍后代的能力。
也因此,,每年秋天,,技術(shù)人員要分成若干組,每天爬上懸崖,,試圖留住“峨眉圣花”的“香火”,。利用這些種子,技術(shù)人員成功培育出了近1400株人工繁育種群,。
在人工繁育之外,,技術(shù)人員決定:實施異地移植。今年3月,,在50株峨眉擬單性木蘭引入成都植物園的同時,,又有220株人工繁育種群被移植到峨眉山的禁止開放區(qū)。
“它們存活下去不代表就全部成功了,。因為,,更核心的指標是:實現(xiàn)種群的自我更新迭代?!崩畈吆暾f,,人工繁育和野生種群恢復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