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鮑屯村陳列室,一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給鮑屯村的亞太遺產保護“卓越獎”赫然醒目,。獎牌寫著:鮑家屯古水碾坊的整修項目,樹立中國農業(yè)景觀保護的卓越范例,。
這是安順市傾力保護的結晶,參與此項目的各個機構之間的合作與創(chuàng)新,為該古建筑的全面、整體整修打下基礎,。該整修工程始建于600年前的水利灌溉系統(tǒng)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水碾坊重新運轉起來,。它與有關的堤壩,、灌溉渠系在一起,使水利灌溉系統(tǒng)恢復正常運作。調試認真和細致的整修工作,使水碾坊保持真實的歷史面貌,。
鮑屯的古水利工程雖歷經600年滄桑,仍很好地發(fā)揮著“旱能灌,澇能排”的作用,。被水利部水利史專家譽為“袖珍都江堰”,。
鮑屯村村民鮑中權介紹,鮑屯古水利的設計遵循“魚嘴進水,兩腮分流,灌溉防洪,全部自流”的原則。一個“7”字形水壩,如同一個魚頭,將來水攔蓄并分流,。壩分三段,中間是最高的攔水墻,左邊是最矮的泄洪壩,右邊是灌溉壩,壩頂開有兩個缺口,稱為“龍口”,高度低于防洪壩,用于控制下泄流量,。泄洪壩以下是古河道,用于排洪。灌溉壩以下是人工河,以及由七道高低不同的水壩和灌溉水渠構成的灌溉系統(tǒng),。如今,鮑屯古水利工程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灌溉著村里的2300多畝良田,。
對鮑屯村的保護還體現在村落建設上,這個古老村落有1100戶5100多人,中心區(qū)有古老木石結構房屋281棟,古院落16個,古碉樓一座,還有防御體系內八陣建筑群,在屯堡村寨中聲名顯赫,被譽為“大明屯堡第一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古建筑在凸顯出歷史厚重的同時,古老村落也面臨著現實困境:人口增加,房屋老化……
更為現實的是,越來越多的屯堡人外出打工,賺了錢之后迫切希望改善家鄉(xiāng)的居住環(huán)境,他們拿著外面樓房的圖紙回來,有的村民建起“現代建筑”,鋁合金門窗,、外貼瓷磚的二層小樓一棟接一棟,。在此過程中,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壞。
“根據原貌進行保護,、修繕,留住歷史,這是關鍵,。”安順市建筑設計院院長封基鋮說,。近年來,安順市各級有關部門向鮑家屯村投入數千萬元進行新農村建設和古村落保護,。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同時,從建筑結構和使用功能上進行修繕,賦予其長久的生命力。
如今,修繕后的古老建筑恢復一新,成為當地靚麗的風景線,。
和鮑屯村一樣,屯堡村寨在現代傳承上仍受到巨大沖擊,。20世紀80年代起,屯堡各村寨年輕人紛紛外出打拼,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寨子里原舉行一些傳統(tǒng)習俗活動不得不停止?!?0年代前,每年春節(jié),、七月半,寨子都要跳地戲,10多年來,沒有演藝過一場地戲了?!?/p>
雷屯寨地戲演唱者黃仕誠嘆息地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貝”,要斷送在他們這代人手里了,。
在各屯堡村寨里,不僅地戲出現了傳承之困,一撥撥外出打拼的年輕人回鄉(xiāng)后,一棟棟古老的建筑倒下了,改建成白色水泥房?!懊總€寨子,至少一半以上的老房屋被毀重建,。”七眼橋汪官屯一位村民說,。
直到上世紀末,傳承的困境才出現轉機,隨著安順屯堡古村寨各種特色不斷呈現在國人眼前,引來了屯堡旅游熱,安順也不斷出臺保護屯堡文化的措施,屯堡文化的保護傳承得以不斷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