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又是一年退伍時。摘下領花和肩章,,部隊門口,、火車站臺,幾多依依惜別的揮手,。此情此景,,總能引發(fā)一些老兵的感慨與唏噓。
退伍,,開始人生新旅程,;復員,軍人底色卻一直在,。對于一名退伍軍人來說,,變的是什么,不變的是什么?對于社會而言,,如何讓他們有更多用武之地,?本期微議錄,摘編了3位微友的來稿,,這些心聲值得我們聆聽,。
參與互動,請關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rmrbpl)和本版,。
——編 者
退伍是又一次成長
當兵時,,部隊的院子里有棵上百年的銀杏樹。當銀杏的葉子飄落,,就有老兵要離開不舍的軍營,。黃葉落,脫下橄欖綠,,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成了部隊對老兵們年復一年的叮嚀,,這是守望相傳的精神財富。
有人開玩笑說,,“當兵后悔兩年,,不當兵后悔一輩子”。軍旅生涯雖苦雖累,,但能成就最鮮明的烙印,,能養(yǎng)成最堅毅的人格。正如退伍士兵,、清華大學學生李沖所說,,“在那里我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圩涌酆昧耍竺娴目圩泳筒蝗菀壮霾铄e,。人們之所以敬仰軍人,,正因為在軍營這所“塑形學校”,,再不諳世事的少年都能校正價值航向,,都能磨練意志品質(zhì)、強化責任擔當,,既能成長為鐵骨錚錚的男子漢,,也能成為社會的標桿與楷模。
退伍是又一次成長。退伍之際,,很多人會再次發(fā)現(xiàn)軍營的意義,。以綠色為底色,以軍人氣質(zhì)為本色,,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曾是一個兵,這就是軍隊對每一名軍人的矚望,。
——@陳大昊
老兵精神永在
當年入伍時的情形,,至今仍歷歷在目:火車緩緩啟動,母親的淚水奪眶而出,;我不能哭,,只能在哽咽中揮手作別。那時,,我將滿腔熱情,、無悔青春奉獻藏南邊防。多少年夢回軍營,,戰(zhàn)友甘苦情,、軍民魚水情、報國赤子情,,總是最美好的生命回憶,。
一朝戎裝穿在身,終身流淌軍人血,?!袄媳m然退伍了,但老兵精神不褪”,,這是老班長的臨別贈言,,我至今銘記。當年在部隊時,,將青春灑邊關,;今天,我依然奮戰(zhàn)在農(nóng)村一線,,為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服務,,為脫貧攻堅戰(zhàn)斗。槍變成了筆,,炮變成了犁,,戰(zhàn)線不同了,但獻身人民的事業(yè)是一致的,。盡管工作中也有坎坷,,但是幾年軍旅生活教會了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要嚴謹認真,、雷厲風行,,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