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 ,,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生在沿線的城市、國家開展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相關課題調研,、文化交流和青年交流。他們渴望通過親身體驗,、客觀觀察來認知“一帶一路”建設情況,。為此,我們開設“大學生的絲路故事”專欄,,以期用他們的視角講述“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故事,。
在伊朗的伊瑪目廣場上,一位給自己取名叫“馬云”的當地人,,用漢語招呼人們到店里欣賞傳統的波斯地毯,。“我在中國南昌學習過漢語,,想成為和馬云一樣的大企業(yè)家,!”他向過往的游客介紹道,自己對中國的體育界也很了解,,所以給弟弟起的中文名字叫“馬龍”。
這一幕讓清華大學赴伊朗社會實踐支隊的13名師生記憶猶新,。
今年暑假,,來自清華大學的38名師生,以新開設的“全球勝任力海外實踐課程”為依托,,分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絲路新探”海外社會實踐項目,,在伊朗、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柬埔寨4個國家開啟學習與探索之旅,。
赴伊朗實踐支隊從德黑蘭開始,歷經10天,輾轉卡尚,、伊斯法罕,、設拉子、庫姆,,展開了一場場從波斯古國到絲路新探的文明對話,。
令同學們印象深刻的地點之一便是伊斯法罕。在同學們眼中,,城市的核心區(qū)域——大巴扎里,,經常駐足著往來伊朗與中國義烏的商人。而曾經跋山涉水的駝鈴聲陣陣,,如今只需乘坐從義烏出發(fā)的“新絲路直通車”,,14天貨物便能抵達。相較于海運,,時間整整縮短了一半,。
回想起這次調研經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張進寶表示,,“偉大的文明各有不同卻又殊途同歸,,而文化的相互交流與理解是提升其他一切交往的文化根基?!?/p>
“我希望同學們掌握真正的全球視野而不僅是歐美視野,,掌握真誠的跨文化尊重而不是對弱者俯視、對強者仰視的跨文化搖擺,。也正因如此,,我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腳來丈量世界的土地、用自己的眼來觀察世界的真實,?!币晾手ш爭ш牻處煛⑿侣勁c傳播學院教授胡鈺說,。
另一支赴中亞的社會實踐支隊,,則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五城里開展調研,。
在被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贊為“烏茲別克斯坦與外國投資合作典范”的鵬盛工業(yè)園,,當地員工友善地用漢語“你好”與師生們打招呼。工業(yè)園為當地提供了1300余個就業(yè)崗位,,并在廠區(qū)內建起了生態(tài)公園,,供附近居民休閑娛樂。2015年,,約150名當地員工被派往中國進行深造,。此前,,這些人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而現在,,他們被視作“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