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遼寧省沈陽市,,一段長25米的明城墻在北順城路一家廢品收購站中被發(fā)現(xiàn),,文物部門緊急采取發(fā)掘保護措施。這段墻體目前殘存長25米左右,,厚約半米,,高3米左右,前些年專家說這段墻體為明清沈陽城的結(jié)合體,,就是墻體里面為明代沈陽城墻體,,清代在明代古城的基礎上包砌外表,所以從墻體古磚的體積來看既有明代城磚也有清代城磚,,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去年這段墻體被沈陽市政府列入第三批歷史建筑名錄,由于這段古城遺址一直隱身于一家舊物收購站當中,,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在繁華的中街商圈內(nèi)還有這樣一段珍貴的歷史建筑,。目前沈陽古城除角樓遺址和德盛門甕城遺址外,在小北門附近還保留有一段殘存的盛京城墻體遺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