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其家澎湃新聞記者章文立圖
這個時候,賈文其找上門來,。他原本跟著殘疾人藝術(shù)團(tuán)在全國各地演出,,2001年老父親突然偏癱,不得已辭了工作回鄉(xiāng)照顧,。在家待著沒了收入,,他想起八十年代曾經(jīng)賣過一棵樹,拿到了1800元,,那是一九七六年林業(yè)隊(duì)解散的時候他花25元買下的,。
雖說種樹時間長,但總歸是件正經(jīng)事做,看護(hù)樹木又是老本行,。賈文其想想,,覺得村里就他和賈海霞兩個殘疾人,又是發(fā)小,,賈海霞也挺可憐,,就打算帶他一起做。
他們看中了河邊那片50來畝無人理會的荒灘,。想了想,,又去找村委會簽了個協(xié)議?!耙侵埠贸蓜e人的了,,我們這干了個啥?”賈海霞想得明白,。
老哥倆當(dāng)年與村委會簽的協(xié)議,。澎湃新聞記者章文立圖
村里同意了。協(xié)議上清清楚楚寫:“自己處理樹木,,收入歸自己所有,。如果被洪水刮了,村委不賠償任何損失,?!?/p>
就這樣,2002年開春,,老哥倆在河灘上種起了樹,。
“香椿活了”
第一年種柳樹。賈文其說:“無心插柳柳成蔭嘛,,就想著柳樹插下就能活,。也不用買樹苗,砍個枝子就能種,?!苯Y(jié)果栽了800多枝,就活了兩顆,,剩下的都旱死了,。河灘中心都是石子兒地,沒水,,就算是河灘也沒用,。
被村里人嘲笑,賈海霞灰心了:“算了吧,,白費(fèi)力,?!?/p>
賈文其悠悠兒的:“有驢不怕慢,只要天天趕,,總會走遠(yuǎn)的,。”
賈海霞想,,人家從小沒了雙臂,,過了這幾十年,自己眼睛剛剛瞎,,要說耐心和毅力還真是比不上,,那就聽他的吧。
第二年吸取了教訓(xùn),,從河邊離水最近的地方開始栽,,除了柳樹,還栽更抗旱的楊樹,。他們買不起樹苗,,就用扦插法。栽樹一輪分兩天,,第一天先去砍樹枝,。村里沒有楊樹、柳樹,,他們就跑到幾里地以外的鄰村四處砍,為此沒少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