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火頤和園的垃圾桶
但并不是所有慕名前來圍觀“金光穿洞”的人都能找到理想的拍照位置,,下午3點鐘,,十七孔橋西北角聚集的上千名游客已經(jīng)占據(jù)了所有的“最佳位置”。
現(xiàn)場四五名保安甚至在道路一旁拉起了警戒線,,帶來了高音喇叭,。在能看到十七孔橋的山丘上,“請勿攀爬”的提示牌每天都會被擠掉那么一兩塊,。
還有組團來的游客,,在尋找拍照位置的時候遺失了同伴,請求保安幫忙尋找,。
有的攝影愛好者則“遲到”了,。原本一位自己提前一個小時來的方女士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被驚呆了,她把相機舉過頭頂,,踮著腳尖快速按動快門,,照片里卻都是人頭和別人的相機。
不過方女士沒想到,,在頤和園轉(zhuǎn)悠的時候卻找到了一種“捷徑”,,頤和園的垃圾桶上方兩側(cè)凸起的位置正是十七孔橋的縮小版模型,有人把相機貼近垃圾桶,,通過調(diào)節(jié)焦距和角度,,拍出縮小版的“金光穿洞”。
“挺有意思,,以前沒注意到頤和園的垃圾桶這么有特點,。”方女士將相機靠近垃圾桶,,仿照別人的拍照角度,一張縮小版“金光穿洞”的照片就完成了,。旁邊的人紛紛圍上來,,彎腰趴在垃圾桶附近,試圖通過角度和錯位找到絕佳位置,。
“我覺得這可以叫做金光穿孔或者金光穿桶,,用心觀察頤和園處處都是景觀呢?!备呦壬屠习槟弥鴦倢χ芭牡恼掌?,他們成功地拍出了金光穿過頤和園垃圾桶“橋洞”的照片。
“金光穿洞”由來已久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皇家園林頤和園中著名的十七孔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橋面寬8米,,橋高7米,長150米,,整座橋給人以一種雄偉恢宏之感,。橋正中的大孔,從橋兩端數(shù)來都正好是“9”,,而“9”被稱為極陽數(shù),,是過去封建帝王最喜歡的吉利數(shù)字,所以將橋建成十七孔,。十七孔橋,,由于橋孔大小不一,橋面像一張弓,,又像天空中七彩的長虹飛架在碧波萬頃的昆明湖上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