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黎圣母院大火映照的文明沉思
幾天來,,久負盛名的巴黎圣母院在大火中被毀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絕大部分人為這一歐洲文明瑰寶遭遇劫難而感傷、嗟嘆,、痛惜,然而有少數(shù)人卻發(fā)出“叫好”之聲,,體現(xiàn)出的偏狹心態(tài)讓人無語,。
中國是文明大國,我們有著世界上唯一從未斷流的五千年文明,,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我們對此非常自豪和愛戀。但還應該看到,,世界各地文化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多走出去看看,把眼光越過喜馬拉雅與浩瀚的大洋,,對異域文明文化多一些欣賞與包容無疑更有裨益,。
第一次去龐貝古城帶給我的文化震撼至今記憶猶新。公元79年,,突然爆發(fā)的維蘇威火山將龐貝從地球上抹掉,。去除厚厚的火山灰,今天我們可以完整地看到當年(相當于中國漢朝時期)羅馬城市的真面目,。城中有恢弘的廊柱式神廟,、宏大的競技場、典雅的劇院和奢華的浴場,,石頭鋪就的大街縱橫交錯,,深深的車轍印訴說著往日的繁華,最讓我震驚的是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和下水道系統(tǒng),,我們專門到幾戶人家去看了,,客廳、廚房,、臥室,、院落錯落有致,自來水入戶方便實用,。要知道,,這可是在兩千年前呀,。龐貝是當時羅馬帝國的第二大城市,其規(guī)模當然不能跟漢朝首都長安相比,,但其先進的市政設施,、居民生活水平之高還是值得我們思索。
眾所周知,,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在雅典,,我們會驚嘆于雅典衛(wèi)城及衛(wèi)城上的巴特農(nóng)神廟,、宙斯神廟、哈羅德古劇場的莊嚴恢弘,;在羅馬,,萬神殿、斗獸場以及眾多遺跡讓人眼花繚亂,。今天我們在許多歐美國家看到的宮殿,、歌劇院、國會大樓,,其建筑風格都受到這些古建筑的影響,。我們常常會遙想起中國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的雄偉,,但中國傳統(tǒng)磚木結構的宮殿終究敵不過時間和戰(zhàn)火,。西方的很多古老建筑大都是磚石結構,能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不倒,,其奧秘就是水泥的廣泛使用,。而水泥的發(fā)明,恰恰就是羅馬人從維蘇威火山爆發(fā)后的火山灰得到靈感,,將火山灰與石灰石配比,,最終形成的“羅馬土”,隨著羅馬軍團四處攻伐而傳播各地……
昨夜一場酣夢,夢醒時分,,發(fā)現(xiàn)朋友圈被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視頻刷屏了,。火紅的烈焰,,把教堂塔尖映照得紅彤彤,,隔著手機屏,仿佛都能感覺到那份令人窒息的灼熱,。
原標題:“西部人民還在吃草”,,反對捐款巴黎圣母院!近日,,法國世界聞名的巴黎圣母院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嚴重損毀,。這起事件也被一些人稱作“人類文明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