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8歲護士支援武漢:父親說過救死扶傷是家訓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四川派出了多個醫(yī)療隊前往湖北,48歲的聶姜就是其中一名,,她是支援武漢市武昌醫(yī)院ICU病房年齡最大的護士,,之前她并沒有在ICU病區(qū)工作過。為了盡快獨立作業(yè),,她拿出了高考的勁頭,。
聶姜是簡陽市人民醫(yī)院感染科的護士,當時報名馳援湖北時,,院領導并不同意,。一是考慮她48歲了,又在隔離病房連續(xù)工作了20天,怕她身體吃不消,,另外她的父親有癌癥,,需要人照顧??墒锹櫧硎?,自己臨床工作29年,有非典,、鼠疫,、地震救援的經(jīng)驗,并且得到了父親的支持,,因為救死扶傷是家訓,。記者采訪時,正好趕上聶姜父親過80大壽,。
聶姜父親聶先惠:我想到,,我們一家三代都是簡陽人民醫(yī)院的工作人員,我們醫(yī)院的大標語就是“醫(yī)者仁心”,,在那掛著,。做醫(yī)的話,,本身就是救死扶傷,,有好大的力量就貢獻好大的力量。
聶姜母親姜永明:她(聶姜)說我申請了,,要到湖北去,。我說對的呀,高興啊,,她爸爸也高興,。我們還給她鼓氣,真的到了那天,,歡送她那天,,說實在的,確實當時我就有點舍不得,,從我內心來說,,我也會為她擔心了。
抵達武漢后,,聶姜接受了相關培訓,,之后被分配到武漢武昌醫(yī)院ICU病房,這里有12位危重病人,,其中6人需要有創(chuàng)插管,,4人需要透析,對于沒有ICU工作經(jīng)驗的聶姜來說有很多技術上的挑戰(zhàn)。
四川醫(yī)療隊護士聶姜:科室的人只有20個左右,,他們從1月份接到任務,,到現(xiàn)在一直都在一線工作。這么大的工作量,,這么危重的病人,,我真的是太佩服他們了。我就在想,,一定要多學,,看到什么都要學。然后盡快能換他們輪休,。
進行了3天的學習后,,聶姜開始和本地護士一起輪班。為了讓危重癥患者保持好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聶姜想盡辦法逗他們開心。每次進門時,,聶姜會請同事把簡陽,、聶姜、黨員,、羊肉湯,、海底撈寫在防護服上。
四川醫(yī)療隊護士聶姜:我們成都來了40多個人,,寫簡陽,、聶姜,方便分配工作任務,。寫黨員,,讓病人就可以放心使喚我。病房里有好多爺爺婆婆都說要請我吃熱干面,,我戴著口罩給他們說話,,他們聽不見。我就指指胸口,,這是我家鄉(xiāng)的美食,,可以請他們吃。
盡管每日聯(lián)系,,聶姜還是放心不下父親,。父親80歲了,身患前列腺癌和直腸癌,,身體虛弱,,連日常飲食都需要格外注意。簡陽人民醫(yī)院黨辦了解后,與婦聯(lián),、工會共同組織護士志愿者每日為聶姜爸爸查體,,社區(qū)志愿者每周送瓜果蔬菜,讓聶姜安心在武漢工作,。(總臺央視記者龐丁胡吉川朱興建)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y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癥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wèi)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y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運20馳援武漢 13日,6架中國自行研制的運-20大型運輸機,,飛抵武漢機場,,運來大量救援人員與物資!運-20運輸機又稱“鯤鵬”,,還被親切地稱為“胖妞”,,是我國國產(chǎn)新一代大型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