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俠客島解局:某些“金融大V”,,是怎么割韭菜的,?
最近,,金融投資圈又出了件“炸鍋”的事:擁有400多萬粉絲的金融大V徐某被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據披露,徐某涉案金額超1600萬元,、違法所得200余萬元,,涉嫌虛假廣告罪、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罪,、非法經營罪,,壞事可真沒少干,。
近年來,類似的“炸鍋”事兒不少,。這些“翻車”的所謂金融大V,,一面在自媒體平臺上受萬千粉絲推崇,另一面干著收割粉絲“韭菜”的勾當,,活生生一出“你盼大V帶你飛,,他卻把你往坑推”的戲碼。
徐某微博賬號(圖源:微博)
一
徐某的套路主要有幾種:
誘騙粉絲入場,,非法經營證券期貨,。徐某明知使用場外分倉系統(tǒng)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guī)定,仍代理不正規(guī)的期權分倉軟件,,以無資金限額,、無交易限制等為誘餌,將粉絲引流至該軟件,,騙粉絲大把大把向里砸錢,,自己則拿傭金拿到手軟。經審計,,僅這一項,,徐某的違法所得就達到150余萬元。
只要給錢,,虛假廣告隨意發(fā),。利用自身大V影響力,徐某有一套慣用話術:“推薦一位老朋友,,他跟蹤了兩只5G概念強勢牛股,,分享給兄弟們,需要的加微信,?!甭牭竭@話,老鐵們是不是多少都有點心動,?
但現實很殘酷,。所謂的老朋友只是中介,而那牛股則是各類虛假廣告,,發(fā)一條類似的廣告,,徐某可以拿到2萬至3萬元費用,后來還漲到了5萬元,。更可恨的是,,明知已有粉絲因為他的虛假廣告受騙,同樣的廣告居然還再發(fā),這不就是典型的幫助網絡信息犯罪嗎,?
看到這,,島叔著實震驚。一位金融圈從業(yè)者跟島叔吐槽說,,這類人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子,。明里看,他們把自己包裝成“股神”或知名“研究專家”,,通過發(fā)布一些博眼球的言論、信息等方式,,吸引大量粉絲關注,。隨后便開始向粉絲“揮刀”,利用設計好的各種套路騙粉絲上當,。
(圖源:央視)
二
這種大V絕不止徐某一個,。
有一種典型套路叫“搶帽子”,即相關人員先進行公開預測或提供投資建議,,再利用預期的市場波動從中獲利,。比如曾紅極一時的“股市黑嘴”廖英強,當年就因搞“搶帽子”操縱市場,,被罰了1.29億元,。
作為曾經的某知名證券節(jié)目主持人,廖英強利用自身影響力,,8個月內在其微博,、博客中公開評價、推薦39只股票,,并在推薦前使用其控制的賬戶組買入相關股票,,然后在公開薦股下午開盤后或次日集中賣出相關股票,獲得了巨額違法收益,。
還有非法集資,。去年10月,P2P平臺喜投網董事長黃生被起訴的消息引起不小轟動,。這轟動,,不僅因為他是個董事長,更在于他有500多萬粉絲,。利用這500多萬粉絲,,黃生忙著干一件事:把粉絲導流至名下P2P平臺,搞非法集資,,涉案金額超6億元,。
從已披露的信息看,類似的財經類自媒體亂象層出不窮,。利用各類信息差,,一些金融大V通過自媒體渠道進行場外配資,、非法薦股和投顧業(yè)務、發(fā)布虛假廣告等各類金融犯罪,。
一句話,,從場內到場外,套路千變萬化,,唯有坑粉絲割“韭菜”的謀算不變,。
黃生的微信公眾號(圖源:微信)
三
套路玩得深,最終牢里蹲,。
這幾年,,相關部門加大監(jiān)管力度,一批??臃劢z的金融大V們已被抓被罰,。去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明確提出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查處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以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重大違法案件。
金融大V頻頻“翻車”,,給更多人敲響警鐘,。甭管你是多大的V,只要觸碰法律紅線,,絕不會有好果子吃,,更別以為自己手段隱蔽,監(jiān)管拿你沒辦法,。向“場外收割”的徐某之流被起訴,,就是例子。作為金融大V,,應該想著對得起廣大粉絲信任,,而不是變著法兒把粉絲“吃干榨凈”,否則終究損人不利己,。
對于監(jiān)管部門和各大平臺來說,,必須扛好各自責任。相關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和執(zhí)法力度,,特別是對于規(guī)?;Ⅲw系化場外配資等活動,要有效運用新技術手段加強監(jiān)測,,加強市場監(jiān)管,、公安等部門與證監(jiān)部門協同配合,對那些??蟹劢z的蛀蟲,,發(fā)現一個就要依法嚴打一個。同時,,自媒體平臺也要強化監(jiān)管,,不能因為大V可以帶來流量,就處處給特權,、放一馬,。
對投資者而言,還是那句話,,掏錢要謹慎。向金融大V學習投資本領當然可以,,但切莫輕信盲從,。對那些裝大神、造人設的金融大V,,借用一位金融從業(yè)者的話:無論他有多大名氣,、文章寫得有多好,只要他每天跳大神式地掐指一算就說出行情漲跌,,那你得小心了,。
說到底,警方反詐的“靈魂之問”還是要牢記——
戰(zhàn)無不勝的“理財大師”“投資大師”,,為啥要苦口婆心幫助非親非故的你,?
文/江北
編輯/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