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從干預(yù)的情況來看,,大概有1/3左右的孩子是可以返回校園的,,或者進入到一種過渡上學的狀態(tài),有2/3的話還需要再進一步的干預(yù),。
今年初,,北京兒童醫(yī)院推出了向日葵成長部落心理工作坊,,幫助在拒絕上學門診治療過一段時間的兒童青少年,進一步恢復(fù)社交,融入集體,,尋找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平衡點,。
李瑛:我們可以給他提供這樣一個過渡環(huán)境,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當中,,他認識了新的朋友,,然后從新的朋友那里獲得了新的支持,覺得自己可以被接受,。
當上學被視作“絕對正確”,,離開學校的孩子就要面臨更加大的壓力。實際上拒學的終點是重新找到自我延伸的方式,,重要的是幫孩子找到那個卡住的結(jié),,從中突破,再次出發(fā),。即便不能返校,,人生仍會繼續(xù)。無論結(jié)果如何,,對于在困境中努力摸爬了一遭的孩子,,都會收獲屬于自己的獨特禮物。
(總臺央視記者牟媞媞 吳昊 李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