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儼然成了社交互動標配,,甚至有人說“自拍是種病”,但當自拍死變成一種新的死亡方式出現(xiàn)時,,不得不讓人感到擔憂,。美國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全球自拍致死案例達127例,,今年前8月的死亡案例更是超過過去兩年之和,自拍死案例飛速增長的趨勢必須引起所有自拍迷的注意,。
俄羅斯自拍達人吉利爾·奧勒什金,,2015年在高樓上自拍時,,不小心掉落致死。
自拍成癮是種病
自拍源起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自拍照其實早在1839年就出現(xiàn)了,,照片的拍攝者是美國攝影師羅伯特·科尼利厄斯,。這張自拍照之所以能成形,也是因為當時的相機非常遲鈍,,按下快門后,,相機大概需要一分鐘或者更長的反應時間,攝影師羅伯特就利用這段時間走進鏡頭內(nèi),,擺好pose,,給自己拍了一張照片,當然那時他還不知道這就是幾百年后大熱的“自拍照”,。那時候照相機并未普及,,普通人還沒辦法玩自拍。直到1900年柯達公司推出了廉價的“盒子布朗尼”相機,,照相機才在普通人中間普及,。
自拍盛行
2002年,“自拍”(selfie)這個詞才橫空出世,,當時澳大利亞的“博士卡爾自助科學論壇”上,,一名剛滿21歲的青年在論壇上發(fā)布自己慶生飲酒的照片,并配發(fā)文字“這是一張自拍”,。2003年索尼愛立信推出型號為Z1010的手機,,第一次引入了用于自拍的前置攝像頭。2005年“自拍”一詞經(jīng)攝影師吉姆·克勞斯使用后開始廣泛流行,。
盡管自拍由來已久,,但真正成為風靡全球的娛樂方式還是從2012年開始,那一年,,《時代》周刊將“自拍”選入“年度十大熱詞”,。第二年,“自拍”正式被收錄入《牛津字典》,。
自拍成癮
2014年7月,,美國精神病學協(xié)會將“自拍成癮”定義為強迫癥,其特點是常常想惡搞并將照片上傳至社交網(wǎng)絡,,以彌補現(xiàn)實生活中自尊心的缺失,。
美國精神病學協(xié)會將這一精神疾病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即情景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但并不上傳至社交網(wǎng)絡。第二個層次為嚴重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并上傳自拍照至社交網(wǎng)絡,。第三個層次為長期自拍型。抑制不住想自拍的沖動,,一天上傳自拍照至少六次,。
根據(jù)媒體考證,證實了“自拍成癮為精神病”的信息都來自一家網(wǎng)站在2014年3月31日的一篇文章,,提到美國精神病學協(xié)會證實確認自拍成癮是精神疾病,,確定疾病名是“selfitis”。
自拍死事件頻發(fā)
印度最愛鐵軌拍
現(xiàn)如今,,用戶自拍質(zhì)量越高,,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獲得“贊”和粉絲的數(shù)量越多。但是,,只是在鏡子前自拍,,已經(jīng)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吸引人們的眼球。俄羅斯人吉利爾·奧勒什金(KirillOreshkin)素以自拍而聞名,,粉絲達到17900人,,他就曾在高樓大廈的樓頂作出各種危險動作自拍,并引發(fā)了一眾粉絲追隨,,紛紛效仿更刺激的自拍,。但是,奧勒什金于2015年在高樓上自拍時,,不小心掉了下來,,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無獨有偶,,2016年10月份,,一個12歲俄羅斯女孩在爬到陽臺欄桿上自拍時不幸死亡。
對此,,美國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博士生赫曼克·拉姆巴與幾個朋友一起實施了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拍的人數(shù)在不斷上升,2014年共有15人死于自拍,,2015年是39人,,而2016年前8個月就有73人死于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