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忠走在他修了45年的山路上(2016年9月6日攝)新華社發(fā)(蔣人軻 攝)
新華社南寧1月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曹祎銘)“只要我還活著一天,,我就要繼續(xù)把這條路修好,、養(yǎng)護好,?!鄙钤趶V西桂林市北部山區(qū)的退伍老軍人劉繼忠,,在古稀之年依然用堅守和愛演繹著對社會的奉獻和對家庭的擔當,。
“我想讓村里的老太婆能下山看戲”
今年73歲的劉繼忠家住桂林市灌陽縣西山瑤族鄉(xiāng)羅家村砍菜園屯,,在這個海拔近千米的偏僻深山村屯,,46年前,,只有一條不足10厘米寬、800多米長,,甚至都不能稱為路的“羊腸土路”從山上延伸到山下,。
“我當時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讓村里裹腳的老太婆們能夠自己走下山去看戲,?!?6年前,年僅27歲的劉繼忠退伍回到家鄉(xiāng),,看到進出的山路如此難走,,內(nèi)心便萌生了修路的想法。
從1971年第一次開始修路,,46年間,,劉繼忠先后進行了4次大規(guī)模修路、擴路的施工,。
1971年3月至1973年間,,劉繼忠利用參加修筑灌陽縣東方紅水庫的間隙,獨自一人扛起工具,,披荊斬棘,、平整土地,第一次把通向山下的小路徹底打通,??v然這只是一條擴寬到30厘米寬的土路,但卻讓砍菜園屯的鄉(xiāng)親們第一次順暢的上下山,。
在劉繼忠開始義務(wù)修路的時候,,附近的村民還非常不理解,一些村民經(jīng)常說一些風(fēng)涼話,,慢慢的,,劉繼忠有了“老甲哥”這一外號。“老甲哥”是桂林西山瑤族鄉(xiāng)當?shù)氐姆窖?,常用來指性格極為倔強的人,。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個“老甲哥”,,把修路,、養(yǎng)路、擴路的工作一直堅持了46年,。
1974年至1976年間,,經(jīng)過第二次大規(guī)模修整,路面寬度由之前的30厘米拓寬到了1米左右,,之前的陡坡處鑿出了臺階,,土路變成了土雜石路。這一次,,村里面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第一次告別了往日人拉肩扛的運輸方式,,可以通過馬車走出大山,外面的生產(chǎn)生活資料也能順利的運到山上來了,。
“把路修好,,方便鄉(xiāng)親們下山是我心中的夢想,一直以來我心中都惦記著這個事情,,甚至晚上睡覺做夢的時候都在想修路的事情,。”劉繼忠說,。
不長的下山路,,劉繼忠修修補補數(shù)十年。2002年,,年近花甲的劉繼忠為了村民物資運輸方便,,自掏腰包買了斗車,自己挖土石,,自己搬運,,將馬路從1米寬擴到3米寬。
“這條馬路修好了,,龍家自然屯以及砍菜園屯的120余戶,、近300人直接受益,?!贝迕駝⑻秸f,“原來龍家自然屯的木材運輸都是靠馬拉,,現(xiàn)在都是用車子拉出去了”,。
“自己家里苦點窮點也要確保修路順利”
在劉繼忠家的門楣上寫著“志在農(nóng)村”四個大字。46年來,他一直用行動在詮釋對社會和家庭的奉獻與責任,。
“我是共產(chǎn)黨員,,我必須來帶頭修路?!眲⒗^忠說,。
為了修路,劉繼忠付出了很多,。2005年6月,,在一次炸石頭擴路中,飛濺的碎石砸爛了一位村民家的屋頂,,劉繼忠主動登門道歉,,并拿自家房頂?shù)耐邏K作為賠償,幫助該村民修繕了房屋,。
2015年準備加寬硬化路面時,,因為擴路要占用一位村民家部分耕地,但該村民始終不同意,,嚴重影響了整個施工的進展,。于是劉繼忠與村民劉太文一起出資1.6萬元,買下了該村民不到一畝的水田,。
每次修路,,只要有村民自愿參加,劉繼忠都會主動承擔起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獨自一人承攬了所有工人們的伙食,。“他們來幫忙修路已經(jīng)付出很多了,,給他們做口熱飯也是應(yīng)該的,。”劉繼忠說,。
當遇到修路資金短缺,、材料不足的問題時,他又從自己賣樹的錢,、黨員關(guān)愛資金中拿出大半投入到修路之中,。他說:“寧愿自己家里苦點窮點也要確保修路順利?!?/p>
唐芳義是一位幫助道路硬化施工的老板,,他說:“我搞了這么多年的工程,劉繼忠是我見過最負責任的人,?!?/p>
村民蔣少英說:“沒有劉繼忠,就沒有眼前這條‘幸福路’,我們的日子就不會變得好起來,?!?/p>
17年照顧癱瘓病妻相守不棄
自打劉繼忠開始修路以來,家里的農(nóng)活有很大一部分都壓在了妻子身上,。每當說起過去,,劉繼忠總覺得虧欠妻子太多,“當年我為了修路沒有顧得上給莊稼育秧,,這些活兒都留給我老伴去做,,大冷天的,她還要在水田里勞作,,手腳都凍得通紅,。”
2000年,,一向堅定支持劉繼忠修路的結(jié)發(fā)妻子因高血壓引發(fā)腦溢血在醫(yī)院昏迷七天七夜,。雖然經(jīng)過醫(yī)院搶救保住了生命,但是因為后遺癥幾乎癱瘓在床,。
變故并沒有擊倒這個堅強的老人,,他毅然扛起這沉重的擔子。妻子生病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為了不影響修路,同時又能更好地照顧妻子,,每次出工前,,劉繼忠總是在床邊悉心為妻子準備好飯菜和生活用品。
“她是我老婆,,我應(yīng)該照顧她,。”這是劉繼忠說得最多一句話,。一口熱湯,、一碗熱飯,一點一滴中,,飽含了一個丈夫?qū)彝サ呢熑魏蛯ζ拮訚鉂獾膼邸?/p>
“孩子們非常孝順,,幫我解決了所有醫(yī)療費。有了孩子們的支持,,我就更應(yīng)該把責任挑起來,,做他們的榜樣?!笨v然家境貧困,、生活困難,,劉繼忠的臉上始終帶著樂觀的微笑,。
“他真是不容易啊,,他家庭條件也不好。妻子又癱瘓在床,,他除了照顧妻子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修路上?!贝迕駝⑻秸f,。
“老愚公”劉繼忠的事跡在網(wǎng)上感動了很多網(wǎng)友,網(wǎng)友“寬”說,,“劉繼忠是現(xiàn)實版愚公,,為您點贊,真希望這種一心想著方便大家的精神傳遍全國各地,,愿好人一生平安,。”網(wǎng)友“fly啟航”留言說:“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相濡以沫風(fēng)雨同舟?!?/p>
今年,,73歲的劉繼忠準備繼續(xù)把路向山頂再修200多米,徹底解決村民們運輸木材交通不便的問題,?!爸灰疫€有力氣,我就要把這條路繼續(xù)修下去,?!?/p>
劉繼忠在家里照顧重病的妻子(2016年9月6日攝)新華社發(fā)(蔣人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