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歲的蔣某在婚戀網上征婚,,與李某相識,隨后確立戀愛關系,。在兩人交往期間,,蔣某為李某流產,并借給李某70余萬元,。不久,,蔣某得知李某已婚,因此將李某訴至房山法院要求賠償,,法院判決李某書面向蔣某賠禮道歉,,賠償蔣某醫(yī)藥費2290元及精神撫慰金10萬元。李某不服判決,,提出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網上交友被騙錢
蔣某在婚戀網認識了李某,,迅速墜入情網,。在交往期間,李某向蔣某表示自己在外地的生意需要資金周轉,,而后,,蔣某多次給其銀行賬戶轉賬,共計約70余萬元,。戀愛不久,,蔣某懷孕,李某以時機不成熟為由勸蔣某流產,。此后,,另一名自稱也跟李某保持戀愛關系的女子與蔣某聯系,并告知李某已經結婚,,自己也是受害者,,并且也有孕在身。蔣某感覺被騙,,隨后將李某訴至法庭,。
李某辯稱,,兩人戀愛期間確實向蔣某借過50萬元,而不是70萬,。感情破裂后 ,,蔣某開始向其要借款以及感情傷害損失。后來雙方同意償還70萬,,連同債務感情糾葛一并處理,還簽訂了協議,。對于讓蔣某流產,,李某表示自己雖然在手術同意書家屬欄中簽字,并寫明與蔣某是男女朋友關系,,但不能證明是他導致原告懷孕流產,。
經審查,蔣某在起訴前與李某協商并簽訂協議書,,約定李某償還蔣某70萬元,。雙方所有債權、債務互不追究,,感情問題一并解決,。蔣某不能再以欠款、感情或者其他問題騷擾李某,。
書面道歉并賠償10萬元
法院認為,,蔣某通過征婚網站發(fā)布個人信息,其意欲通過征婚途徑構建婚姻組建家庭,,但李某在已婚的情況下,,仍然以未婚的名義在網站上發(fā)布信息,隨后還與蔣某交往并建立戀愛關系,,導致蔣某懷孕流產等事情發(fā)生,,由此造成蔣某身體以及精神的嚴重傷害。李某的行為明顯違背社會公德,,侵害蔣某人格權,,李某應承擔侵權責任。
而雙方簽訂的協議并未明確因李某的過錯給蔣某造成的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失賠償一并解決,,所以對李某主張雙方就債務和情感問題一并解決的主張未予采納,。
房山法院判決李某書面向蔣某賠禮道歉,賠償蔣某醫(yī)藥費2290元及精神撫慰金10萬元,。李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近日,,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法官提示
交友平臺應審核信息真?zhèn)?/strong>
法官提醒,,快節(jié)奏的生活縮小了交際圈,也縮短了交際時間,。很多人會借助網絡相親平臺尋找人生伴侶,。在這過程中,一定要秉持審慎態(tài)度,,始終保持清醒,,不要被一時的幸福沖昏頭腦。
同時,,交友平臺要嚴格把關,,審查個人信息真?zhèn)巍媒挥哑脚_欺騙他人的會員,,可予以標示,,以對其他會員進行提醒。欺騙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清除該會員,,以防再次利用平臺欺騙他人。
記者 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