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孩子們背著沉甸甸的書包,,每天爬藤梯上下學。
原來的藤梯已換成了鋼梯,。
原標題:“懸崖村”險道將成旅游風景
“懸崖村”險道將成旅游風景
涼山“懸崖村”藤梯變鋼梯,,當?shù)財M發(fā)展旅游業(yè)帶領(lǐng)村民脫貧
進出村子都要徒手攀爬17段,、落差近千米的陡峭藤梯,去年5月,,媒體報道讓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阿土勒爾村勒爾社一夜變得全國聞名,,這個名副其實的“懸崖村”引起了眾多人的關(guān)注。
“進村的路,,已經(jīng)變成了鋼梯,!”2月1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再次回訪這里,,村文書莫色子古喜上眉梢,。他說,這大半年來,,村子里發(fā)生的很多變化令他沒有想到:曾經(jīng)娶妻困難的村子,,短短4個月時間內(nèi),就連續(xù)有6個姑娘嫁了進來,;而在前不久,,還傳來了令全村振奮的好消息:村子將進行旅游開發(fā),打造成為景區(qū),。
阿土勒爾村擁有峽谷,、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旅游資源,,目前,成都一家旅游集團已入駐,擬投資3億元,,打造“懸崖村古里大峽谷”景區(qū),。以后,村民們不搬遷,,在村里就能實現(xiàn)掙錢的夢想,。
道路之變
鋼梯取代藤梯
村民上山少走半個小時
去年5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攀爬藤梯進村,,腳下是千米深的懸崖,,步步驚心?!靶r候上學,,爸爸送我下山,會用一根繩子,,一頭套在我的身上,,一頭綁在他的腰上……”村文書莫色子古說。
“現(xiàn)在進村的路,,已經(jīng)變成鋼梯了,。”2月13日,,莫色子古告訴記者,,原來的藤梯,已經(jīng)被用鋼管搭建的鋼梯所取代,,鋼梯兩旁還焊接了扶手,。比起藤梯的驚心動魄,這條鋼管路走起來要讓人踏實安心得多,。
鋼梯,,是從去年8月開始啟動修建的,州,、縣兩級財政共投入了100萬元,。11月,鋼梯完工投入使用,。莫色子古說,,這些鋼管牢牢焊入懸崖,一共組成21段,、767級臺階,。整個鋼梯用了大約1500根、40多噸鋼管,,光是固定用的扣件,,就用了6000多個。
鋼管都是請村民用人力,,一根根背上山的,。在修建鋼梯時,莫色子古負責統(tǒng)計鋼管數(shù)量,、計算人員工資,。1.5米的鋼管,每背一根工錢10元,,6米的,,則是每根60元。
與原來的藤梯相比,,鋼梯是直上直下的,,不僅比藤梯好走、安全,,還節(jié)約了路程,。噴了防銹油漆后,壽命可達10至20年,。
莫色子古說,,以前,攀爬藤梯上山進村,,村民需要1個半小時左右,,而不熟悉的外地人至少需要3個小時。現(xiàn)在鋼梯修好后,,村民上山可節(jié)約半個小時,,下山就更快了。
目前,,“懸崖村”的適齡兒童實現(xiàn)了100%入學,,在勒爾社山上,還建立了幼兒教學點,。雖然鋼梯修好了,,但為減少孩子們上下山的次數(shù),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勒爾小學只允許學生在彝族年等重大節(jié)假日,,以及寒暑假回家,其他時間全部住校,。這樣,,住在勒爾社的24名學生,每年回家的次數(shù)降低到過去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