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在電影領(lǐng)域算是前輩和大師了,被稱為國師。做出了許多貢獻,,近期上映了《長城》,,下一步即將上映《三國~荊州》,那么張藝謀為什么沒獲得奧斯卡呢?
第一次沖奧:
想要拿奧斯卡,,最有機會的還是外語片,,畢竟是人家美國的獎項,張藝謀第一部作品實在1989年,,《紅高粱》前一年獲得了西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國際國內(nèi)都極為轟動,歐洲,,美洲認識中國電影的開端,,但是美國人對中國電影太陌生,不了解中國文化,,《紅高粱》沒有能入圍最后的提名,。
第二次沖奧:
1991年的《菊豆》,,是張藝謀第二次沖奧,是日本投資的電影,,受到了西方電影的青睞,,和日本相關(guān)的在中國都很敏感,文化政策不開放,,廣大觀眾未能和該影片會面,,電影局向奧斯卡提交之后后悔了,就替張藝謀辭掉了頒獎典禮的出席邀請,?;蛟S正是這種敏感關(guān)系,《菊豆》入圍了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名單,,成為了中國電影的第一次,,但是最終還是輸給了英國,意大利,。這次菊豆的輸有點可惜,。
第三次沖奧:
1992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再次入圍提名名單,這次代表香港,,最后又輸給了意大利的《地中?!贰F鋵嵾@部電影質(zhì)量很高,,西方媒體評價也很高,,本來是很有機會的。可惜那一年《大紅燈籠》的發(fā)行商陷入了財政危機,,只能將全部資源主推其他電影,,對張藝謀有些不信任,結(jié)果這部影片只上映了幾天,,能入圍已經(jīng)是奇跡,,更別說得獎了。
第四次沖奧:
《秋菊打官司》1993年代表中國出征奧斯卡,,,但是影片沒有入圍提名名單,,樸實無華的農(nóng)村法制題材無法滿足奧斯卡投票者對中國的想象。在落選后的十年中,,張藝謀一度遠離奧斯卡,,知道2003年的《英雄》重新征戰(zhàn)奧斯卡。
第五次沖奧:
2003年的《英雄》,在國內(nèi)很有爭議,,但是西方人卻很認同這部片子,,尤其是他的視覺美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是天時不作美,,《臥虎藏龍》剛剛得獎,奧斯卡不會短時間頒發(fā)兩個相同文化領(lǐng)域的獎項,,所以最終德國片子《何處是我家》得獎了,。這次也很可惜。
第六次沖奧:
2005年《十面埋伏》又代表中國參與了奧斯卡外語片評選,說實話這部片子比《英雄》差了很多,,自然也無法獲獎,。
第七次沖奧:
2007年《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吸取教訓,,在故事上下功夫,,可惜這部影片展示的是陰暗的,無情的朝廷殺戮,,這和奧斯卡推崇的溫情,,感動背道而馳,有一次錯失。
第八次沖奧:
《金陵十三釵》,,也落選了,,意料之中,此時的張藝謀已經(jīng)狂熱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注意力已經(jīng)不在片子本身上了,此片子有賣弄色情的嫌疑,,所以并不買賬,。
由此看來,張藝謀離奧斯卡最近的就是《菊豆》和《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也是很有機會,,只是時機不對,造化弄人,,張藝謀之后還有機會獲得奧斯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