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戰(zhàn)勝馬云貼身保鏢
□他,,成都弟子達到幾千人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tǒng)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tài),。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yī)等思想,,創(chuàng)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后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劉小胖在易園練習太極。
太極拳基于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tǒng)領全身,,通過入靜放松、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復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太極拳的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锏,、雙锏,、槍、大桿和青龍偃月刀等,。
早春,。
枯樹新芽,生機勃勃,。
成都,,易園園林博物館,站著一個人,,就仿佛已與這大地春色融為一體,。
因為他太安靜。因為他已將太極融化,。
那是一種已深入骨髓的淡漠與沉靜,,卻又偏偏帶著種逼人的殺氣。
他淡漠,,也許只因為他已打敗過太多對手,,有了寂寥的味道。
江湖中不認得他的人并不多,,不知道他這個人的也不多,。
如果一個人要名滿江湖,只有放下手中的拳頭,,特別是要放下曾經(jīng)打敗過馬云貼身保鏢的拳頭,。
他就是劉小胖,一位名字萌萌噠的北方大漢,,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
如果有人上門踢館,他只有一個方式:一杯茶,、一本書,、一個理,慢慢討教,。
江湖險
風云出我輩,,江湖歲月摧。
一戰(zhàn)成名馬云貼身保鏢曾敗他手
太極拳,,很近,。陳王廷,,很遠。劉小胖,,就在這中間,。
一個經(jīng)過許多年渲染的傳說,會讓太極拳有些玄幻,,如葉孤城那輝煌至極的天外飛仙,,有傳而不親見,。
幸而有劉小胖,,帶來幾分神奇的陳家溝。
2月25日,,成都易園,,太極拳館。
劉小胖,,一身灰色亞麻唐裝,,身長七尺有余、闊鼻大眼,,氣場很大,。功夫,不顯于形,,而含蓄內斂,。
1988年,陳家溝,,太極甚盛,,老婦幼孺,無有不練,。8歲的劉小胖,,夾雜其中,。四年習練,,無大成就。
12歲始,,舅父陳俊凌授教太極拳法,。一練8年,毛頭小子本領漸強,,好斗之心漸起,。
神秘的江湖,開始誘惑這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人,。
江湖是什么?古龍說,,江湖就是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
20歲的劉小胖,,懵懂之中,闖入江湖,。馬是騎不成了,,那就打出一片天下。
2000年,,劉小胖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比賽,,中國焦作(溫縣第六屆)國際太極拳年會擂臺賽。囊括國內外160個太極拳團隊,,其中外國團隊20個,,高手云集。
劉小胖贏了,,拿下了男子太極拳推手75公斤金牌,,一戰(zhàn)成名。
那場比賽中,,有一個人后來很出名,,那時敗給了劉小胖。他叫李天金,,如今是馬云的貼身保鏢,。
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就絢爛,。
劉小胖引以為傲的比賽,,是2005年,代表徐州體育大學參加第三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擂臺賽,。
有一個人很難打,,他叫“天津跤王”,體重280多斤,,而劉小胖才180多斤,。
體重與拳頭,總有一個會說話,。劉小胖把太極里的“四兩撥千斤”,,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也就是武俠小說中的“沾衣十八跌”。
跌跌不休,,摔翻兩次,,“天津跤王”敗了。
這就是太極,,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
江湖飄
身跨駿馬背,,奔騰萬里程。
不再漂泊扎根成都
兄弟間有個照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事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第三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擂臺賽,,劉小胖最后一次以參賽選手身份,,亮相江湖,。
打拳,某種程度上,,要有閑有錢,。
迫于生計,劉小胖退出賽場,,四處授拳,。徐州、南京,、佛山,,始終沒有找到最合適的地方。
2003年,,因為旅游,,劉小胖第一次來成都。沒想到,,不解之緣就此結下,。
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林,。劉小胖認識了一群喜歡練陳氏太極的朋友,。他們說,成都少有正宗的陳氏太極授拳老師,,有些人專門跑去陳家溝學習,。
功夫在身,何愁師傅,劉小胖有了些念頭,,但沒留下,。
有些事,注定要看緣分,。時隔兩年,,弟弟劉小亮在成都結婚,劉小胖又來成都,。
哥哥漂泊,,弟弟難安。勸劉小胖留在成都,,授拳之外,,兄弟間還有個照應。
成都,,出名并不是以麻將,,而是閑適。太極的底蘊,,就在閑適中慢慢舒展,。這是城市的氣象,暗含著武林的風云,。
2006年,,多方權衡之下,劉小胖決定告別佛山,,扎根成都,,安心授拳。
人生動靜,,有如拳理: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百骸皆隨。
江湖難
吐絲何其緩,,閃電何其疾,。
學徒眾多名氣打響
老外慕名而來
女人,可以令你的生活幸福如天堂,,也可以令你的生活艱苦如地獄,。
劉小胖的女人,就是前者,。
“她陪我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很感謝她?!眲⑿∨值钠拮哟藿鸾?,跟隨一同來成都創(chuàng)業(yè)辦館,。
一起學藝,并肩看日出日落,。劉小胖和崔金金,,是在陳家溝練習太極拳時相識相知,并走到一起,。
通常,,遇見一個同甘共苦的女人,男人將來運氣都不會太壞,。
成都的授拳之路,,很艱難。開設的第一個班在成都西北橋的廢棄小學,,當時,,只有一個學生跟著學拳,學費自然便宜,。
以至于劉小胖交房租也很困難,,雖然,連續(xù)吃了一周白菜充饑,,夫妻倆也沒有選擇放棄,,也沒有離開的念頭。
為了站穩(wěn)腳跟,,來成都的前三個月,,劉小胖經(jīng)常與本地武林高手切磋,。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
峨嵋派一拳師上門討教功夫,,沒想到,,一招就被打翻在地。不打不相識,,那位拳師轉而拜劉小胖為師學習太極拳,。
傳奇就此書寫,寫得有些驕傲,。劉小胖在成都的每次比試,,都未敗過。陳氏太極傳人,,在成都的江湖中,,打出了名氣。
慕名而來的學員漸漸多了,,沒有合適的授拳點,,他索性帶學員在天府廣場旁邊授拳。
拳與形近,拳與意合,。天府廣場本身就是一個太極陰陽圖,,這里的氛圍非常適合人們沉心練拳。
這一教,,就是十年,。
2016年4月,經(jīng)過多方努力和實地考察,,劉小胖的太極拳館,,終于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成都易園園林博物館成立。
如今,,劉小胖的弟子從一個人變成了幾千人,,年齡從五六歲到八十多歲。還有從國外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老外十多人,。
名師出高徒,在成都舉辦的太極拳推手擂臺賽上,,劉小胖的學生弟子,,連續(xù)三年包攬擂臺賽前五名。
這就是傳承,。武功,,猶如氣度,需傳授方能達到巔峰,。
江湖歸
不為浮名累,,但為太極玄。
勝敗若何
打來打去不如喝茶講理
撐開一片天,,劃出一道云,。欲求陰陽理,入我太極門,。
劉小胖在練拳,、授拳之余,開始潛心鉆研太極的陰陽之理,。
當初,,陳王廷結合陰陽之理、易學之妙和中醫(yī)經(jīng)絡學創(chuàng)立了太極拳,。近幾年,,劉小胖細閱《易經(jīng)》和一些中醫(yī)書籍,提升自身的武德修為同時,,也在尋求太極拳的精妙,、奧理所在,。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對武德的提升也便于教授學生的太極拳理,,培養(yǎng)他們樹立正確的武德。
武功的成就,,與修養(yǎng)大有關聯(lián),。太極拳練到中后期不能僅停留在拳法招式上,而要在拳理和武德上下功夫,,這是一個由內而外提升的過程,。
“年輕的時候總是爭強好勝,不舒服不怕打,?!眲⑿∨诌有ΑC?,有時就像是個包袱,,一個永遠都甩不脫的包袱。
若有人上門踢館,,劉小胖不再像以前那樣氣盛接招,,而是給他們泡杯熱茶,坐下來,,以太極的拳理文化,,慢慢討教。
一杯茶,、一本書,、一個理,這就是劉小胖對太極拳認識的重要轉變,。
太極治百病,,活絡筋骨貼。防身能自衛(wèi),,螺旋妙無窮。太極拳,,看似老者在公園里的活動體操,,其實不然。劉小胖的理解,,太極拳可以增強體質,,活筋通脈,實則重視實戰(zhàn)性,。只是多年的演變,,其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更為突出,。
太極,沒有電影里神乎其神的技巧,,導演為了追逐藝術效果和票房收益,,曲解或夸張了太極拳的效用。
“陳氏太極,,可以傳授給每一個感興趣的人,。”劉小胖的目標很純粹,。
劍如歌,,刀似曲,一夢入千秋,。拳到神明處,,太極歸無極。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帆實習生高昊焜攝影呂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