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飛檐走壁的輕功是中國電影里令外國人神往,、百看不膩的橋段,。對于外媒來講,中國的工程練就了一身“功夫”,讓建筑可以“跑”起來,,這著實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這不,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工程話題上了某外媒網(wǎng)站:
特寫:中國如何移動古建筑
在報道中,報道指出,,別看現(xiàn)在中國長江上有一座漂亮的張飛廟,,但是,它以前并不在這里,。
三峽工程建設期間,,為保存張飛廟,中國斥資千萬元,,將始建于蜀漢末年,、有1700多年歷史的張飛廟從重慶市云陽縣整體遷移到上游32公里處,遷移后幾乎保留原貌,。
報道稱,,近些年,遷移古建筑似乎成為了中國一大特色,,為了達到這一工程技藝,,中國甚至催生出一個新的建筑工程產(chǎn)業(yè)!
中國遷移的建筑(新址的移動距離)
要想給古建筑搬家,總共分幾步,?
這個問題在很多外國人眼里不可思議,,但在中國工程師眼中很簡單:一些工程企業(yè)把建筑上下部分固定,之后整體放到軌道上,,將其“打包”滑到新地址,。也有公司把建筑從房頂?shù)降鼗w拆卸,然后在新址上重新建造起來,。
報道列舉了中國近年的一些典型遷移工程項目:
2016年,位于湖北省武漢中山大道長堤街附近,,具有百年歷史的“漢口義勇消防聯(lián)合會舊址”樓進行了整體保護性移動,。舊址在軌道上滑行70米,在原址以東停駐,。
2001年,,建于清雍正年間的廣州錦綸會館整體平移80.4米,使當?shù)氐靡孕藿ㄟB接南北荔灣區(qū)的康王路,。
同樣,,因道路修建需求,,2003年,重達5650噸,、年逾“七旬”的上海音樂廳被裝車,,整體移動66.46米。音樂廳不僅挪了地方,,還長了“個頭”,,平移過程中,被升高了3.38米,。音樂廳的面積則增加了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