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個極具誘惑的信貸名詞——校園貸,,在全國各大校園內(nèi)悄然興起,。“幫助學生解決資金壓力,提前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边@是很多校園貸的宣傳口號。殊不知,,這個看似美麗的口號背后卻暗藏玄機,,一些大學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前天,,昆明一高校的幾名大學生向晚報求助,,現(xiàn)身說法揭秘校園貸背后鮮為人知的一面。他們幫助一名創(chuàng)業(yè)同學貸款10多萬元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面臨大坑:利息相當于高利貸不說,,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費用:逾期還款要罰息,提前還款要手續(xù)費,,發(fā)個催款短信要收催告費……如今他們還要每天面臨催債公司的人身安全威脅,。
講述
幾名學生幫同學貸款10多萬元
這段時間,大四的同學們都忙于找工作,,而小代和他的幾名同學卻無心于此,,他們正為陷入“校園貸困境”而擔驚受怕。
小代說,,他們接觸校園貸是從大二下學期開始的,,由于學校管理比較嚴格,校外人員很難進入學生宿舍,,各種校園貸就利用本校學生到宿舍里發(fā)放宣傳單,。宣傳單上留有校園貸總代理的電話,貸款享受一條龍服務,,貸款的條件和程序都很簡單,。貸款學生只要向總代理提供貸款人的身份證、學生證,、學信網(wǎng)上的學籍截屏,、留下自己和親屬的手機號碼即可。貸款大多是當天提交申請,,當天就可以放款,,最遲第二天放款。
小代班上有一名李同學,,要創(chuàng)業(yè)開茶室,,最先嘗試校園貸,李同學自己貸款不說,,還央求同學幫他貸,??丛谕瑢W一場的情分上,大家面子上磨不開,,小代和另外5名同學先后幫李同學向校園貸貸了10多萬元,。其中貸得最多的是劉同學,貸了4萬多元,,吳同學貸了3萬多元,,小代貸了2.5萬元。
大家沒想到的是,,李同學的茶室開了不到一年就垮了,,李同學自己也染上了不良習慣。大家?guī)退J的款,,李同學只還了很少一部分,,剩下的怎么辦呢,?
揭秘
校園貸玩虛假購物“連環(huán)套”
劉同學說,,他的4萬多元貸款,,是分別向“名校貸”“分期樂”“優(yōu)分期”“京東白條”四家校園貸平臺貸出來的,。這些平臺的貸款信息,,除了校園里的宣傳單外,,在一些信息平臺和朋友圈里都可以查到,。
通過同學們截屏的貸款信息,,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貸款信息顯示他們頻繁購買蘋果及其他品牌的昂貴手機,。劉同學道出了真相,其實這是虛假購物套現(xiàn),。
他說,,每一個校園貸平臺有不同的貸款規(guī)則。他們多次選擇購買3000多元,、1000多元的手機和秒殺平板電腦等方式套現(xiàn),。這些平臺讓貸款者在購物平臺上虛假購物,按商品價格分期還款,。
一些平臺還設置了“連環(huán)套”,,第一筆貸款一般是一兩千元,分期后,,貸款人如果不逾期還款,,以后每一期的貸款額度會提高一點,而提高的額度貸款人又可以提出來使用,,提升的貸款額度沒有上限,。
吳同學、代同學稱,,他們的貸款都是采取類似方式從上述四個平臺貸來的,。
擔憂
雪球越滾越大面臨討債威脅
這些同學說,,校園貸的各種利息和相關費用讓他們難以承受。比如貸款15000元,,實際上能夠拿到手上的錢只有12000元,3000元是保證金,,如果出現(xiàn)逾期,,3000元的保證金就沒有了。
此外,,提前還款要支付手續(xù)費,,以代同學的2.5萬元貸款為例,提前還款他需要支付手續(xù)費748元,。
他們最擔心的是還款逾期,,因為將面臨罰息。代同學的借款詳單顯示,,他本期本息應還款941元,,而面臨的逾期罰息高達315元。
另外,,催款還面臨催告費,。吳同學就面臨85元的催告費。
一名已經(jīng)請父母代為還清款項的同學稱,,他當時幫忙貸款2000元,,李同學還了600多元,剩下的由他來還,,今年2月底他還清款項,,最后還了2600元左右。他算了算,,逾期罰息等費用加起來跟本金差不多,。
“我們現(xiàn)在很后悔,都不敢把在學校里貸款的事情告訴給父母,,以后我們再也不做這種傻事了,。”同學們說,,現(xiàn)在他們每天都要收到數(shù)條催款短信和電話,,催債公司還發(fā)短信威脅。
校方
曾多次邀請專家講解貸款風險
晚報記者撥通了李同學的電話,,但無人接聽,。記者將此事反映給學校后,再次引起校方高度重視,。
據(jù)悉,,學校老師找到了李同學,。李同學表示,家里很困難,,一時也拿不出這么多錢,,會慢慢償還同學們的這些貸款。
該校一施姓負責人表示,,這些同學貸款留了班主任的電話,,直到班主任接到催款電話,才知道學生貸款的事,。經(jīng)了解,,這幾名學生確實幫助了李同學貸款。其中兩名同學已經(jīng)還清,,其他同學還剩下7.5萬元左右的貸款尚未還清,。學校正在積極與學生家長協(xié)調(diào),商量如何化解貸款問題,。
該校學生處一負責人介紹,,針對校園貸出現(xiàn)的問題,去年教育部,、公安部,、銀監(jiān)會等部門還聯(lián)合向高校發(fā)文,通報了全國校園貸的一些典型案例,,要求各高校正確引導學生認識校園貸,,提高防范校園貸的風險意識。學校曾多次專門邀請了金融專家召開專題課,,為同學們講解貸款風險知識,。
律師
建議聯(lián)合整治“校園貸”亂象
本月初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也關注到了2016年規(guī)模已突破800億元的校園貸,,建議對部分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的校園貸平臺予以規(guī)范清理,并推動正規(guī)金融機構盡快補上高校金融服務短板,。
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孫文杰律師認為,,校園貸款大多具有高利貸性質(zhì),利息是銀行貸款的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危害較大:第一,,滋生學生的高消費惡習,誘發(fā)賭博,、酗酒,、吸毒、販毒等違法犯罪,;第二,,放貸者大多采取恐嚇,、毆打、威脅等非法手段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第三,有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考慮到“校園貸”可能誘發(fā)的一系列危害,建議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聯(lián)合公安機關、工商管理等部門的力量,,整治“校園貸”亂象,,維護良好的校園秩序。
云報全媒體記者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