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的名義》引發(fā)了全民觀劇潮,,不止是反腐的尺度之大,,也帶來了許多關于人性、婚姻,、情商等方面的熱議,今天就來探討一下劇中反復提到的“政治資源”,。
所謂“政治資源”,,不過是被包裝的官場話,通俗來講就是“后臺”,,劇中一再提及它的重要性,,是否對于一個人的升遷真的那么必要,下面來說幾個代表性的人物:
祁同偉
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祁同偉的可恨之處也正源于他的可憐之處,。出身貧寒,渴望出人頭地,;才華出眾,,奈何命運不公;攀附豪門,,眾人嗤之以鼻,,祁同偉的結局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對成功的渴望和無法把控。也正如他說的,,從跪下那一刻起,,祁同偉的靈魂就死了,這么多年來,,他恨梁璐,,他拼命往上爬去找回自己丟失的自尊。他值得恨,,沒有梁璐當初的報復,,祁同偉就不會失去自己的愛情,他的人生可能也就不會這樣,這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會同情他,。
這個劇中最悲情式的人物,,想當年也是一個努力向上、品學兼優(yōu),、備受老師器重的好學生,,期待著知識改變命運,但現(xiàn)實還是給他了當頭棒喝,,憑借一己之力太難了,。無奈,高傲的祁同偉最終還是選擇了這段功利性的婚姻,,這個可以改變他政治生涯的女人,,事實證明,,有這樣一位省政法委書記的岳父,祁同偉的仕途走的很順,。
李達康
劇中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當年某某是某某領導的秘書,,所以做什么事都要看一下這個領導的臉色。李達康這個曾經的省委書記趙立春的秘書,,相比易學習,,李達康的仕途之路似乎更順一些,而為什么易學習遲遲得不到提拔,,眾人給沙瑞金的回復是沒有政治資源,。不知情的人都在說,因為李達康有趙立春這個政治資源,,所以升遷很快,,但從高玉良和吳惠芬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當初李達康被調離呂州,,是因為趙瑞龍的項目遲遲得不到審批,,高玉良就以此為條件一箭雙雕,既調走了李達康,,又獲得了趙立春這一政治資源,。
從林城到京州,李達康能走到這一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能力和前瞻性,就像沙瑞金所說的李達康是漢東的“改革大將”,。當趙瑞龍向李達康求助說易學習要拆他的美食城,,李達康不客氣地說,“如果是我,,美食城早拆了”,,可見,李達康是相當有魄力的人,。
放到今天的職場,,我不否認“資源”存在的重要性,它一定會起到敲門磚或墊腳石的作用,。很多大學同學,,因為有這樣的資源進了銀行或國企,自己身邊的同事也是因為關系進了街道或社區(qū),。但從根本上說“內因起決定性作用”,,我相信一個人的能力和魄力才是影響其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就像該劇,,高玉良最終也后悔攀附趙立春這棵大樹,,而易學習,、李達康這樣的人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伯樂,什么樣的結局最終還是決定于選擇走什么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