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傾囊兩千萬捐建30所學校)
5月20日,,四川樂至縣77歲的江紹堂,,與遠在美國的舅舅吳仲良聯(lián)系,詢問其回鄉(xiāng)時間是否確定,。美籍華人吳仲良,,今年96歲,,20多年來,他出資2000多萬元,,在川內(nèi)捐建了30多所學校,,是四川省捐資助學金額最大、時間最長,、建學校最多,、影響最廣的海外僑胞之一。
江紹堂說,,通話中,,舅舅再次感嘆家鄉(xiāng)變化巨大,希望回來看一看,,“上一次回國是2014年,,已經(jīng)3年沒有回來了,他急切地想回國看看,,而且表示回來就不走了?!?/p>
美籍華人吳仲良(右)返回故里考察學校,。(資料圖片)
捐資助學
出資2000多萬捐建學校
1921年9月,吳仲良出生于樂至縣龍門鄉(xiāng)三星場圣燈溝,。3歲時雙親病逝,,得舅舅收留,,幫其放牛。9歲左右到重慶投靠兄長,,起初賣瓜子香煙,,14歲到餐館幫工。他利用做雜工之余幫廚的機會,,“偷師”學藝,,逐漸在重慶餐飲界闖出名號。他輾轉(zhuǎn)南京,、廣州,,后隨友人去了中國臺灣,靠餐飲闖出一片天地,。1965年,,吳仲良中年喪妻,傷心痛苦之際去了美國,。憑著高超的廚藝和拼搏精神,,很快在紐約站穩(wěn)腳跟,先創(chuàng)辦了數(shù)家飯店,,后獨資經(jīng)營川味公司,。1976年,他加入美國國籍,。
幾十年里,,吳仲良一直惦記著家鄉(xiāng)的親人們。
1979年10月16日,,吳仲良終于第一次回國,,在重慶見到了闊別數(shù)十年的親人們。1982年9月10日,,吳仲良第二次回國,,返回樂至,當他看到龍門鄉(xiāng)三星橋小學和圣燈小學破舊的校舍時,,被深深觸動了,。1984年,吳仲良第三次回國,,捐建了圣燈小學和三星中學,。到2006年5月,吳仲良共出資2000多萬,,在內(nèi)江,、資陽等地先后建設幼兒園、敬老院各一所,,中小學30所,,還捐資300多萬元設立了獎學金,。
生活節(jié)儉
助學捐出幾乎全部積蓄
“2011年他回到樂至過90歲生日,將兒孫們給的30萬元壽禮全捐給了學校,?!苯B堂說,舅舅捐資助學的錢,,基本就是他這么多年的全部積蓄,,而他平時卻是一個十分節(jié)儉的人。
2013年,,吳仲良回到樂至,,去看望捐助學校的孩子們,每次都是搭公共汽車,,“他的早餐也是最簡單的饅頭稀飯,,有剩余的飯,也一定會打包帶走,?!睒分量h吳仲良中學前校長蔣義祥說。
江紹堂回憶說,,1999年6月,,他陪舅舅到簡陽一所學校考察捐資改建事宜,。中午在鄉(xiāng)鎮(zhèn)一家小食店用餐,,陪同人員請吳仲良點菜,他微笑著問服務員:“有醋溜白菜嗎?”這一頓,,吳仲良一行四人僅花16元,。
同一年,吳仲良在安岳通賢考察時,,學校工作人員從飲水機給他倒了一杯純凈水,。座談結束,一行人走到汽車旁準備離開,,他突然急轉(zhuǎn)身走回辦公室,,端起座位旁的紙杯,一仰脖喝盡紙杯里的水,。同行的人準備給他再倒一杯,,他伸手阻攔:“我不渴,只是半杯水沒喝完,,倒掉可惜了,。”
難舍鄉(xiāng)愁
翻看故鄉(xiāng)照片想“葉落歸根”
江紹堂說,,舅舅每次回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都讓他驚喜不已。2014年,,吳仲良回到樂至,,看到寬闊美麗的帥鄉(xiāng)大道,他久久佇立深情凝望,。陪同人員勸其坐在輪椅上游覽,。“不用,,腳踩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我覺得親切踏實?!眳侵倭颊f,。
吳仲良曾經(jīng)捐資的學校也讓他時刻惦記牽掛著,每次回鄉(xiāng)都要到這些學校去看看,。寬敞的教室,、整齊的桌椅、美麗的校園,、先進的多媒體……看到這一切,,不善言辭的吳仲良頻頻點頭:“這下好了!”
作為海外游子,樂至有他難舍的鄉(xiāng)愁,。他每次都會帶走許多樂至的照片,,回到美國后,經(jīng)常在電話里問,,照片上某條街還是不是原來那個樣子,。2004年4月,吳仲良向有關部門遞交了回國定居申請,,終于在2007年8月正式獲得回國永久定居批準證書,。
江紹堂說,今年與舅舅聯(lián)系時,,舅舅急切地想回故鄉(xiāng)看看,,“這次他說回來就不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