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同事,、親人,、戀人,、隊友…
如果這些人中,有一個人遇難了
你是否會花10多年去尋找TA的遺體,?
……
如果
我遇難了
會不會有人花10多年來尋找我……
……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26年前的云南
此后19年的時間
他一次次在云南尋找隊友的遺體
但,他找的不是一個,,而是17個……
人類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東北約10公里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梅里雪山,有13座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達(dá)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
在一百多年的現(xiàn)代登山史上,唯有這座山峰無人成功登頂,,拒絕人類的染指,。
在向卡瓦格博峰發(fā)起挑戰(zhàn)的不下十支登山隊中,最聞名的,,是1990年組建的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這次挑戰(zhàn),,將被雪山還以怎樣的顏色…
策劃了6年,京都大學(xué)直到1990年11月才派出11人的隊伍,,與6名中國隊員在昆明匯合,,攀登梅里雪山……
這一次,他們登到了海拔6470米的地方,,距峰頂?shù)膶?shí)際攀登高度僅差270米,,登頂成功就在咫尺。
就在這時,,萬里晴空突然變黑,,烏云迅速壓頂而下,能見度僅為1米多,。
氣溫驟降,暴風(fēng)雪狂嘯而來……隊員們被迫退回到標(biāo)高5100米的C3營地,。
(營地地形圖,。摘自小林尚禮《梅里雪山-尋找17位友人》)
1991年1月1日至3日,C3營地開始下雪了,。17名隊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與BC大本營通信,。
C3:“現(xiàn)在C3降雪量很大,視野不良,,積雪已經(jīng)達(dá)到1.2米,。”
BC:“除雪吧,?!?/p>
C3:“每過兩三個小時都會到帳篷外去除雪,要是降雪還這樣持續(xù)下去的話,,到明早會超過兩米了吧,。”
1991年1月3日22:15,,通信結(jié)束,。C3營地的17人與外界聯(lián)系的最后一句話是:
“雪太大,,方便都出不去,只好撒在塑料袋里往外扔,?!?/p>
一直到1月25日,風(fēng)雪還在梅里雪山上肆虐,,救援行動被迫終止,,并且確認(rèn)全體遇難。
11名日本登山隊員,,同屬京都大學(xué)登山隊,,這也成了日本海外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難。
(登山隊事故調(diào)查記錄,。攝于京都大學(xué)登山隊資料館)
同時失去11個隊友的人
京都大學(xué)登山隊的隊員小林尚禮,,當(dāng)時因要回老家,沒有參加此次梅里雪山登頂,,因而躲過一劫,。當(dāng)時的他,大學(xué)三年級,。
(小林尚禮)
遇難的隊員中,,有他的前輩,也有和他同年級的好友,。
笹倉俊一,,每天每天,都和小林在一起討論登山,,晚上在一塊兒喝酒,;
前輩児玉裕介,帶小林去了日本最難爬的山,,并且一直鼓勵他繼續(xù)登山,,不要放棄……
他們都遇難了。
當(dāng)確定遇難消息后,,小林尚禮的覺得:這不可能——他們一定是在某個地方還活著,。
可當(dāng)他去向笹倉俊一的父母說明遇難情況時,他的父親始終微笑著,,只在最后低聲說了一句:“短短21年的人生,,就這樣結(jié)束了?!?/p>
正是這句話,,小林尚禮意識到:我的朋友,他們真的已經(jīng)不在了。
因?yàn)槟谴问录?,年輕人已經(jīng)不太想加入登山隊,,京都大學(xué)登山隊也日漸衰退了。
慢慢的,,對遇難者的記憶也在漸漸淡去,,小林尚禮非常討厭這樣,想繼續(xù)保留和他們一起生活過的記憶,。于是,,他繼續(xù)去挑戰(zhàn)梅里雪山,但依然沒有成功……
似乎總有一個東西在提醒著他,,這次事故還沒有結(jié)束……
尋找遺體
直到1998年7月18日,,云南明永村傳來消息,在山難發(fā)生的冰河上,,牧民發(fā)現(xiàn)了橫在冰上的遺體,。
幾天后,京都大學(xué)組了一支4人的收容隊到云南搜查遺體,。
這時,,小林尚禮終于知道他要什么了?
他辭去工作,,毫不猶豫地報名加入,。
他們往冰河的上游走去。
逐漸找到了帳篷之類的殘片,、登山鞋,、手套、遺體……
沒有一個尸體保持著原來的形狀,,7年來,,他們在雪山上結(jié)冰又融化,融化又結(jié)冰,,幾乎都成了泡過的木乃伊,。
找到了10個人的遺體,,卻只有其中5個能辨認(rèn)出身份,。
另外5個人甚至沒能保存下全尸。
其中一具遺體,,依然保持著看上去像是想要努力抓住什么東西的樣子,,對生的執(zhí)念撲面而來。
但即便是這樣的現(xiàn)實(shí),,也讓小林尚禮非常懷念,。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這些可都是我在登山隊的時候,每天朝夕相處的朋友們啊,!
10具遺體在昆明舉行了火葬儀式,。
當(dāng)一位日本遺屬說:“遇難7年,總算能畫上句號了,?!?/p>
這時,小林尚禮再次感受到了搜尋遺體這件事的意義,。
啊,,原來這才是我的使命
這件事就像一個開關(guān),幫小林尚禮打開了尋求心靈慰藉的大門,。
1999年4月6日,,他再次報名加入收容隊,并且常駐當(dāng)?shù)?,定期搜尋冰河?/p>
(小林尚禮和明永村村長)
村長叫大扎西,,他是村里唯一能理解小林尚禮在做什么的人。
從那之后,,每隔一個禮拜,,小林尚禮就上山搜尋遺體。
在冰河上穿梭,,艱難無需多言,。
就這樣,19年來過去了,,小林尚禮一共搜索了30次,。
17個登山隊員,他找到了16個,。
但是最后一人卻怎么也找不到,。
抱著說不定還能找到最后一個人的心態(tài),他還是每年都在搜尋,。
支持他的,,是一張從遇難者相機(jī)中洗出來的最后一張照片:一群登山隊員在雪山里安營扎寨,天氣那么好,,雪山那么美,,生的氣息那么濃烈……
頓悟
小林尚禮曾問過村長:“圣山到底是什么樣的存在呢?”
村長瞥了他一眼,,說:“對我們來說,,圣山就如同我們的父母一樣,有人踩在你們父母的腦袋上,,也會非常生氣的吧,!”
這一刻,,小林尚禮頓悟。
他想起了他在山中尋找遺體時看到的景象,。
梅里雪山,,一座從未被人登頂過的圣山。
經(jīng)歷7年的時間,,17位遇難者,,從山中的冰溜順著這個瀑布掉落下來。
這番景象,,就宛如圣山通過它,,吐出了山中的不潔之物一般。
登山者看見的是圣山的頂峰,,而這里的人們眼中,,看到的卻是整座山脈,如同對待神明一樣對待它,、信仰它,。
在這里的生活,讓小林尚禮越能理解云南人與山之間深厚的感情,。
他開始反思:迄今為止我所從事的登山,,又算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