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及審理表明,涉事網址原是一個個人博客網站,,于2003年注冊建立,,屬于國內最早的一批個人博客網站,。2008年該網站更換了域名,,此后,,其原有域名被涉黃網站采用或搶注,,而《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2006年即已出版,,十余年來書中所列的教學網址一直延用,從而導致了這一烏龍事件,。
“教材涉黃”案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網絡犯罪
被曝光的教材涉黃事件并非個案。在發(fā)現了《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問題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對所有教材提供的網頁鏈接做了一次整體排查,,又在一本高二生物教材的參考鏈接中發(fā)現了網絡賭博網站,。人教社表示將對教材中的不良網址進行統一處理。
守護者計劃的安全專家分析認為,,相似案件接連曝光,說明對教材所涉網址進行惡意篡改是有預謀,、有組織的網絡犯罪,。借助教材等公共出版物所客觀形成的流量平臺,以“病毒+色情詐騙”的復合手法實施詐騙等犯罪成為新型的網絡犯罪形式,,教材這一特殊的“渠道”,,讓這類犯罪具有較為巨大的社會危害性。
據了解,,《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自2006年出版后,,作為中學選讀教材,至2015年5月已印刷32次,,其在讀者對象和發(fā)行規(guī)模上的特殊性,,客觀上擴大了涉黃網站的傳播范圍,并有較長的傳播周期,,便于犯罪分子長期牟利,。此外,因注冊,、瀏覽不良網站而蒙受財務,、計算機系統威脅等損失后,受害青少年往往羞于報警或向家長,、老師表明狀況,,這讓這種犯罪具有相當的隱蔽性。這致使教材的權威性受到了影響,,讓公眾對青少年正常利用網絡心存忌憚,。
(圖為網友對此事件的討論)
警企民多方聯動是保障網絡空間純凈的根本
根據出版管理條例第24條,圖書出版之前,,出版單位需要遵守選題論證制度,、圖書稿件三審責任制度、責任編輯制度,、責任校對制度,、圖書重版前審讀制度等多項規(guī)定,以保證圖書質量,。有關人士指出,,在圖書出版、再版,、重印時應將網絡鏈接和相關內容納入重點審核范圍,;同時教材中引用的網絡鏈接,應來自長期運營、口碑良好的權威網站,,從而建立長效機制,,保障參考網址長期有效、內容健康,、有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