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被拐”兒童坐著民警的私家車,,繞了一圈兒回到幼兒園,,一邊拿著剛得到的零食,一邊被老師和園長教育,。
對于頂住了“零食誘惑”的孩子們,,民警決定試試針對性策略。一位家長舉起了手中的雪糕,,告訴民警她女兒最喜歡的就是雪糕,,讓民警拿著去試試。結果,,民警拿著雪糕,,領走了小女孩;而讓民警意想不到的是,,另一個小朋友看到有雪糕吃,,主動提出來他也要,然后跟著民警走了,。
套路二:“你爸媽讓我來接你,!”
下一步計劃,,就是考驗有人冒充父母來接人時,孩子們的表現(xiàn),。4名民警再次返回兒童集中區(qū),,分別對每個孩子說“你爸爸/媽媽有事情來不了了,我是你爸爸/媽媽的同事,,你爸媽讓我來接你,。”
這個方法最初并不奏效,。不過,,民警說了幾個孩子家長的名字后,效果就完全不同了,,4名民警成功帶走了4個孩子,。除了兩個防范心強的孩子,其他的孩子都動搖了,。
套路三:“阿姨給你點個紅點好不?”
按照計劃,,“誘拐”行動已經(jīng)可以結束了,。但是,大家發(fā)現(xiàn)帶隊的副所長劉鋮宇的3歲女兒欣欣一直沒被“拐走”,。
“我們都說,,這劉副所長教育有方啊,!咋騙不跟著走,,是不是有啥秘訣啊,?”李勇介紹,,無論是用糖果,還是“假扮”她爸爸的同事,,欣欣始終堅決不肯跟著離開,。
女民警范靜雯忽然想起來,欣欣是個比較喜歡“臭美”的孩子,,她決定試試這個辦法,。掏出口紅,她過去跟孩子說“阿姨給你點個紅點好不,?”欣欣果然同意在她的額頭點個紅點,。
就這么簡單地,她跟著范靜雯走了,。
面對套路,,大班的表現(xiàn)……
8月12日,、15日,向陽派出所民警使用同樣的手法,,對該幼兒園的中班孩子和大班孩子實施了演練,。
面對“騙子”,大班的孩子表現(xiàn)如何呢,?
一堆玩具“騙走”一群孩子
“給好吃的,,已經(jīng)完全沒有效果了?!崩钣陆榻B,,同樣的零食,在中班只騙走了1個,,在大班1個都沒有騙走,。
但是,當他往地上倒了一筐玩具后,,無論男孩女孩,,都上前爭搶。民警拉開車門,,說里面還有,,有個小朋友就上車了,其余小朋友也爭先恐后跟著主動上了車,。
民警開著私家車,,拉著他們走了一圈,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表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