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8月17日電(記者孫亮全、陳忠華)“當了18年村支書沒給村民辦成的事,,一個月全辦了,,還一下子辦成了9件?!贝笸嘘柛呖h羅文皂鎮(zhèn)管家堡村黨支部書記師宏祥一想起最近村里的事兒,,心里就美滋滋的。
誰能想到扶貧項目還能像商品一樣擺上“貨架”呢,?這不,,還真就有人掏錢認領,!站在村委會大院里,師宏祥一邊指揮安裝路燈的工人干活,,一邊感慨不已,。
這時,村里第一書記徐源峰接過了話茬,,“你就說健身廣場吧,,村里2400多人,早晚出來活動一下都沒個地方,?!?/p>
“這個事我都想了多少年了,村集體沒錢你有啥招,?”師宏祥說,,管家堡雖說是個大村,但村集體窮得叮當響,,啥事也干不了,。
變化發(fā)生在今年6月,大同市試點搞“扶貧超市”,,管家堡和其他三個縣的11個村幸運地成為第一批試點,。
徐源峰告訴記者,按照需求村里做了項目計劃和預算,,修路,、建廣場、安路燈,、建老年人活動中心,,一下子列出了20多個項目?!靶蘼吠顿Y太大,,通過‘一事一議’報到了縣里,日間照料中心民政給解決了,,剩下的項目縣扶貧辦對接到市里,,市里組織了一幫企業(yè)家自愿認領?!?/p>
“村里安裝攝像頭,,被一家做信息技術的公司認領了,硬化廣場被一家房地產公司拿走了,。”師宏祥笑瞇瞇地說,,短短幾天,,村里十來年辦不下的事被人家三兩下解決了,。“9個項目投資65萬元,,大部分已經開工,,沒開始的錢也到賬了?!?/p>
項目不僅解決了村里的生活問題,,還解決了發(fā)展難題。徐源峰說,,粽子是管家堡村的傳統(tǒng)特色,,全村包粽子賣粽子的有150多戶,輻射方圓30公里,,但一直是小戶經營,,沿街叫賣?!坝衅放茮]市場,,成品貯存不了,小作坊做不大,?!碑數馗刹壳宄栴}出在哪,可苦于沒有資金進行改造升級,。
村民謝芳玲正在捋葦葉,、做原料,但不敢包粽子,,要等出去賣粽子的丈夫回來后才能做決定,。“要看賣的情況,,包多了賣不出去就壞了,。”
謝芳玲的丈夫師占每天都要騎摩托車去相鄰的天鎮(zhèn)縣賣粽子,,來回需要四個小時,,一天油錢就得20元,早起4點就要出門,,到下午兩點或更晚才能回家,。“一個粽子掙五毛錢,,好的時候一天賣三四百個,,掙不了幾個錢?!敝x芳玲說,,大兒子快該娶媳婦了,,家里眼瞅著就得拉饑荒。
“謝芳玲家是2014年識別的貧困戶,,但說句實話,,村里對她們家的幫扶有限?!毙煸捶逭f,,這次扶貧項目有一個粽子真空包裝設備,像謝芳玲這樣的粽子經營戶的機會來了,。
“我們正準備成立管家堡粽子合作社,,注冊統(tǒng)一商標,統(tǒng)一包裝,,農戶可以自己賣,,也可以給合作社加工,真空包裝后進入大城市,?!睅熀晗檎f,這樣一來,,貧困戶有了穩(wěn)定收入,,村集體也慢慢有錢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