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高原牦牛文化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隆重舉行,此次展覽是廣州藝術博物院與西藏牦牛博物館共同舉辦,。廣州藝術博物院為此次展覽提供了3700平方米展區(qū),,是一次大規(guī)模展覽。這也是一次交流展,。2018年,,廣州藝術博物院將遠赴拉薩舉辦美術展覽,。
據悉,廣東省是中央確定的對口支援西藏的省份之一,。廣東人民和廣東援藏干部為西藏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粵藏人民有著深厚的情誼,。此次“牦牛走進羊城”展覽,,既是一次向廣東人民的答謝匯報,更是一次增進中華民族大家庭各兄弟民族相互了解,、增進民族團結的文化交流,。
據了解,拉薩到廣州的鐵路距離為4980公里,,此次運送的藏品物件總量近10噸,,鐵路貨運要多次中轉,因此,,這次展覽克服了多重困難才得以實現(xiàn),。此次展覽,西藏牦牛博物館帶來了約500件館藏展品,,涉及到自然標本,、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歷史文物,、藝術作品等多個門類,更復原了牦牛產區(qū)的生活場景,,還有多項展示與牦牛相關的視頻,,展覽設計力圖還原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
牦牛從遠古走來,,并沒有離我們遠去,,此次展覽還展示了包含牦牛形象與創(chuàng)意的風尚牦牛,并有部分牦牛相關的紀念品供觀眾欣賞和選用,。本次展覽為純公益性展覽,,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據介紹,,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動物。早在3500-4500年甚至更久遠的年代,,藏族先民就將野牦牛馴化成家牦牛,。幾千年來,牦牛與高原藏族相伴相隨,,盡其所有,,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運,、燒,、耕,還涉及到高原的政,、教,、商、戰(zhàn),、娛,、醫(yī)、文,,深刻地影響了高原藏族的精神性格,,成為以往高原生存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礎,。牦牛的被馴養(yǎng),、被役使、被廣泛利用,,以及被產業(yè)化,、精神化,是人類文明進程宏偉篇章中的一個獨特故事,。
據了解,,西藏牦牛博物館自2011年開始籌建,2014年5月18日開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