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龐氏騙局新怪胎“老媽樂”,,為什么卻讓大媽都哭了?)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消費成會員,,不僅能得到豐厚禮品、獲得免費旅游的機會,而且半年就回本并能拿到高額報酬,。這樣的好事兒著實俘獲了不少人的心,特別是防備能力相對薄弱的中老年人,。
江蘇省公安廳經(jīng)偵總隊通報,,近期一種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的“老媽樂”投資消費返利騙局正在江蘇、河南,、山東,、福建、遼寧等省蔓延,。不法分子以服務(wù)老年群體為幌子,,標榜“消費越多,,返利越多”,以高額返利,、免費旅游等手段騙取老年人繳費入會,,進行非理性投資消費。
騙局終歸是騙局,,即使披著再華麗的偽裝也終有敗露的一天,。既去年9月,遼寧大連王女士一家投資“老媽樂”的共計20萬元本金難以收回之后,,近日,,江蘇常州市民投入的18萬余元,不僅高額返利突然中斷,,店家也消失無蹤,。對此,警方提醒市民,,警惕以“高額返利”等名義進行的投資消費活動,。
“投一千得兩千,投兩萬得六萬”
江蘇省公安廳經(jīng)偵總隊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老媽樂”以“消費返利”為噱頭,,實際上卻把重點放在了高額的返利上,欺騙老年人把消費當做一種投資,。這些公司本身不具備融資資質(zhì),,向社會公開宣傳、吸收資金,,其行為已經(jīng)涉嫌非法集資,。
事實上,早在去年3月份,,“老媽樂”就被媒體曝光,。有“老媽樂”的所謂講師這樣向老年人宣講他們的發(fā)財致富經(jīng):1280一張銀卡會員,最終給兩千,;金卡6400元,,最后獲利15120;鉆卡12800元,,最終返31520,;白金卡是19200元,最終返47920,;翡翠是25600元,,最終返64320元。
按照老媽樂商城的會員體系,,一共有五級消費檔次,,對應五個級別的會員,,分別為銀卡、金卡,、鉆卡,、白金和翡翠會員。其中,,銀卡會員要一次性消費1280元,,金卡6400元,,鉆卡12800元,,白金19200元,翡翠25600元,。
以常州市民潘女士的經(jīng)歷為例,,她買的三單銀卡,一單需要1280元,,每天拿到返利,,只要十個月就能拿到連本帶利的2000元。而消費25600元的翡翠會員,,會在約六個月領(lǐng)到64320元的分紅,,每天大約能分得130至145元。消費越多,,返利時間越短,、金額越大。
如此“好景”,,自然不長
買東西就能拿到全額甚至超額的返利,,這樣的“買賣”靠譜嗎?在按時拿了一段時間返利后,,潘女士經(jīng)不住誘惑,,買了幾單最高級別的翡翠卡,一共花了18萬余元,??墒呛镁安婚L,高額返利突然中斷,,而此時店家也不見了蹤影,。
在媒體的暗訪調(diào)查中,一些“老媽樂”的所謂講師堅稱,,“老媽樂”不是傳銷,。他們聲稱,傳銷是“你一級下面一級”,,但他們不是,,而是每介紹一個人,,會得到“廣告費用”,這個錢是公司出的,。
如果不是傳銷,,那么,這遠遠大于自身投入的所謂盈利,,又是從哪兒來的呢,?“老媽樂”的講師透露了這種買賣的真實盈利模式——用后來加入的會員投資,支付前期加入會員的返利——也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反虛假信息詐騙中心民警蔡培濤表示,,這種“消費返利”騙局,,并不是新鮮事物,早在12年前,,就有深圳的一家公司通過所謂“消費就能掙錢,,入會便可分紅,拉人就給提成”的模式進行違規(guī)經(jīng)營,。這兩年,,“消費返利”騙局又打著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的幌子,借尸還魂,。蔡培濤說,,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群體,,應該掌握一些區(qū)分正常消費返現(xiàn)和騙局之間差別的技巧,。一看返現(xiàn)比例。正常的消費返現(xiàn)比例不會太高,,商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高額返現(xiàn)”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二是看返現(xiàn)有無時間差,。正常的消費返現(xiàn),,一般是當場兌現(xiàn)或者未來幾天內(nèi)兌現(xiàn)。而“高額返現(xiàn)”一般通過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逐步按比例返還,。第三看推廣模式。消費返利騙局的資金鏈不大可能維持太長時間,,為了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圈錢,,消費返利騙局的操盤者往往會向社會公眾大肆進行宣傳,用最短的時間拉到更多的人進來,。
蔡培濤警官提醒,,“你惦記人家的利,人家惦記你的本”,,千萬不要被所謂的高額回報蒙蔽了理智,。類似“老媽樂”這樣的經(jīng)營模式違背了正常的經(jīng)濟規(guī)律,,不可能長期運轉(zhuǎn)維系。不要被高額回報的誘餌所迷惑,,輕信返利陷阱,。警方希望受騙群眾及時向公安機關(guān)報告,避免更大損失,。
如何避免“老媽樂”變成“老媽哭”,?
其實,無論是剛剛報道里提到的“老媽樂”龐氏騙局,,還是近些年盛行的保健品講座,,中老年人群體已經(jīng)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主要對象?!靶r候,,您常常告訴我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肯定會是陷阱,,為啥如今您這么容易上當受騙呢?”平常人一眼就能看穿的騙局為何老人就“看不懂”,?
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病痛增多,對生活的不確定性增強,、對身體的健康狀況又十分擔憂,。同時,由于生活空虛,,一旦缺乏子女的陪伴,,老人便會傾向于相信別人,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
銀行,、支付寶發(fā)來的“短信驗證碼”不要向任何人透露,盡量不要點擊短信中自帶的任何鏈接,;電話,、短信、QQ聊天,、微信對話中都絕不提及銀行卡號,、密碼、身份證等個人信息,;不法分子經(jīng)常會冒充銀行,、公檢法等行騙,所以在遇上不確定的信息或來電時,,可選擇掛斷后,,再主動撥打相關(guān)電話確認,;收到“家人被抓/被綁架”“猜猜我是誰”等信息,一定要第一時間核實對方身份,,與家人,、朋友取得聯(lián)系,確認信息真?zhèn)?,不要輕信對方,,更不要輕易向?qū)Ψ絽R款;發(fā)現(xiàn)身邊有涉嫌非法集資或傳銷的組織或人員,,及時撥打110,;切莫貪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餡餅”,,對中獎,、返利等信息高度警惕并認真核實,不貪心,、不輕信,;老年人要理性消費,正確認識保健品的作用,,區(qū)分保健品與藥品,,理性對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銷活動,不輕易相信商業(yè)廣告的夸大宣傳,。
除了提高老人自身的防騙意識,,更少不了子女的陪伴。其實,,老人受騙,,子女最應當反思。和理智相比,,老年人會更感性一些,。如果子女與老人之間的情感紐帶足夠牢固,老人的情感需求被關(guān)注到,,自身的價值被認同,,那么老人就不會盲目地向外尋求替代,也不會被騙子鉆了感情空子,。
原標題:學生扶起摔倒大媽反被訛"不是你撞的怎么會扶?"老人摔倒了扶不扶?這個明明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卻總有人不斷給它增加難度,!就在上周末又出現(xiàn)了一例:嘉興一學生好心扶起摔倒的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