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森
每到晚上11點,86歲的王坤森都會戴上手套,、帶上鉤子,、推著三輪車出門拾荒,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點,。
有時他一晚可以撿滿兩車廢品,,有時撿了一晚上卻還賣不到10元。但就是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下,王坤森以每年5000元的“承諾”,,資助了一名困難大學生長達四年,。而去年,他又開始資助起了另外兩名困難大學生,。
兒時失去上學機會的他,,明白重返校園時的喜悅,也深知一輩子背上“文盲”身份的苦楚,。盡管每個月有6000多元退休金,,但他說,“想要幫助別人,,我就要拿自己的真心去幫助,。”
在杭州市潮鳴街道刀茅巷社區(qū)的一個小院里,,王坤森利用院子角落搭起了一個簡易的小棚,,里面堆滿了各種各樣他拾荒撿來的“垃圾”——“壞空調(diào)”“壞電腦”“壞風扇”等等。
“更多的還是撿飲料瓶和紙箱子,?!蓖趵ど榻B說,以前只不過是看到順手就撿起來,,一兩個月才撿一大包,。而現(xiàn)在,為了能夠讓自己承諾每年5000元資助大學生的“任務”達成,,每天他都要出門撿兩大包,。
五年七個多月,無論是八月十五,,還是大年初一,,每到深夜,身軀已有些佝僂的他都會騎著三輪車行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翻撿每個垃圾箱里的廢品,。
曾經(jīng)是“小康家庭”
1932年出生的王坤森是余杭臨平人。盡管今年已經(jīng)86歲,,但他仍然思路清晰,、聲音洪亮,只是偶爾會有些耳背,?!斑@兩年身體也不好了?!蓖趵どH為感慨地說,,這兩年開始有些胸悶氣短,,而且經(jīng)常會腰酸背痛。他說,,由于撿廢品時總是要彎著腰伸手到垃圾箱里去撿,,久而久之腰部就直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