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難題是用什么材料來建圍堰。最好的當然是鋼筋混凝土,,堰體牢固,,但造價太高,且不易拆除。一旦岷江進入豐水期,一座鋼鐵圍堰佇立在河道里,會阻擋水流,,增加發(fā)生洪水的風險。
退而求其次,,選擇砂石,。砂石成本相對較低,易于拆除,,到了豐水期,,可以把砂石運走,,不影響行洪。
這帶來了新的難題,。砂石結構松散,,考古挖掘項目領隊劉志巖說,“我原來以為,,圍完以后,抽干水以后,,這里面就沒水了,,但實際不是這個樣子的,,它還一直往里面滲水,而且還有地下水滲出?!?/p>
圍堰約1公里長,,兩端寬度在130米到170米之間,占據約三分之一河道,近十萬平方米的面積,,不可能處處放置抽水機,。本來圍堰建成,,滿心歡喜地以為能開挖了,卻又出現了滲水這個“絆腳石”,,劉志巖急得上火,。
最后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啟發(fā)了他,,“光堵不行,,還得疏導”,。他們順著地勢,挖出兩條導流渠,把水引到地勢最低的地方,再統一用抽水機排出,,滲水的問題迎刃而解。
劉志巖說,,圍堰式挖掘在國內考古領域還是首創(chuàng),是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嘗試”,,對于以后進行河流、灘涂考古都有借鑒作用,。
虛擬探方定位
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慮,挖掘工作要在枯水期進行,,岷江每年的枯水期約為4個月,,考古挖掘從頭年的12月份開始,到次年4月底必須結束,。
正式挖掘開始后,,先由挖掘機挖掉大部分鵝卵石層,再由人工用鋤頭,、鐵鍬,、手鏟,對剩下的一兩米富含文物的鵝卵石層和巖石層進行清理,。一發(fā)現文物,用手鏟撥開表層土,,用噴壺沖干凈泥沙,再用海綿吸掉表面的水,。
每挖到一件文物,都要進行詳細的記錄。以前對文物的出土位置進行記錄,,“就是用紙繪圖,,用尺子去量,,哪里有文物,,就畫一個點,。”劉志巖說,,岷江河道寬廣,文物數以萬計,,再用人工測量的方法去做這個工作,,就不太現實,。
現在用的是RTK定位技術,,“你就理解成GPS,,一件文物出土,,就有一個實時坐標在總圖上顯示出來”,,可以高效、準確地定位文物位置,。
劉志巖說:“我們這個行業(yè)常說的一句話,,不是看你能挖到什么東西,而是看你能從挖到的東西里得到多少信息,?!睂Υ罅康奈奈锍鐾廖恢眠M行分析后,“我們今年發(fā)現有兩個密集的區(qū)域,,很可能代表有兩艘沉船”,,這就為劃出當年的戰(zhàn)場遺址范圍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挖掘過程中發(fā)現了大量的船釘,,但遺憾的是未能發(fā)現沉船,。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周春水說,“如果下面是淤泥,,船沉下去還可能被掩埋起來,,但都是鵝卵石的話,船就沉不下去,,加上長年累月的江水沖擊,,就散掉了?!?/p>
傳統考古,,一般要在挖掘現場用線隔出一個個探方(注:考古挖掘的基本單位,一般是10米×10米的小格子),,而此次由于進行了測繪和定位,,探方虛擬化,,每件文物出土,就歸到某個虛擬探方內,,“不用再去拉線那么麻煩了”,。
每年考古挖掘結束后,圍堰會被拆掉,,江水會淹沒過來,,“你就再也不知道水和鵝卵石層下面是什么樣子的,不知道文物是發(fā)現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p>
為此,考古隊員們使用了無人機加載掃描儀進行航拍,,掃描完以后,,會生成一個三維圖像,再把此前的文物出土位置坐標加載進去,,“你不到現場,也能看到一個直觀的,、立體的文物沉埋情況,。”
蜀王金寶。這是國內首次發(fā)現明代藩王金寶實物,。
兩年來,,兩期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文物,第一期3萬余件,,第二期1.2萬余件,,以金銀錠、金銀首飾為主,。其中,,第一期挖掘中發(fā)現的最為珍貴的文物是一個金封冊,長12厘米,、寬10厘米,、重730克,經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第二期還發(fā)現了大量兵器,,最重要的發(fā)現是一枚蜀王金寶。這是國內首次發(fā)現明代藩王金寶實物,。
原標題:英國驚現歷史命案:456名患者曾因服止痛藥死亡英國驚現歷史命案:英國漢普郡(資料圖)海外網6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wèi)星網報道,,近期英國的一項調查稱,1989年至2000年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