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眼癌女童母親“詐捐”事件還原
對于公益機構質疑家屬不愿意讓孩子到大醫(yī)院化療,王鳳雅的爺爺王太友表示,,主要原因還是經濟條件問題,。后期,他們對志愿者和愛心人士也失去信任,,不愿意再接受他們的幫助,。
2017年11月3日,王鳳雅拿著縣醫(yī)院的片子,,到鄭大一附院就診。受訪者供圖
“都想給孩子自己認為最好的,。卻變成了這樣的撕裂,。”5月27日,,最早一直質疑王鳳雅家屬的微博大V@作家陳嵐發(fā)表微博,表示向王鳳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鎮(zhèn)干部等所有在這場風波中受到傷害的人們道歉。
河南三歲女童王鳳雅,,2018年5月4日因視網膜母細胞瘤離世,。5月24日,,某公眾號發(fā)布文章《王鳳雅小朋友之死》,,指責其母楊美芹利用女兒患病在水滴籌,、火山小視頻等平臺上募集善款15萬元,卻沒有將善款用于治療女兒的疾病,,而是用來治療小兒子的唇裂,,“利用小鳳雅存活的希望詐騙”。
隨后,,王鳳雅家人遭網友聲討,。在農村貧困家庭面對癌癥的兩難選擇中,家屬,、志愿者一度陷入互不信任、互相指責的“羅生門”,。
5月25日至5月27日,,河南省太康縣張集鎮(zhèn)溫良村的王家里,始終聚集著大批媒體記者,。5月25日下午,,面對媒體記者的鏡頭,說到“沒有錢,,不能給她最好的治療”,,楊美芹再也說不下去,哭得幾乎昏厥,,渾身顫抖,。
5月25日,楊美芹接受采訪時情緒崩潰痛哭不止,,圖為楊躺在床上哭泣,,小兒子俯在媽媽身上,。實習生王露曉攝
她還對記者表示,,家人不愿接受陳嵐的道歉。接下來,,他們將依法維權,,如果協(xié)商無果,將起訴參與炒作此事的相關公益人士,。
“詐捐”之爭
早在今年4月8日,,微博“小希望之樹”、微博“作家陳嵐”就開始在微博上發(fā)文,質疑楊美芹一家詐捐,。5月24日《王鳳雅小朋友之死》一文,,更是將王太友、楊美芹一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對于文章指出的,,家屬將善款用于孫子治療兔唇,王太友予以否認,。他說,治療孫子的兔唇是2017年4月,,而王鳳雅查出眼癌是11月,,而且治療兔唇的費用是嫣然天使基金承擔,不存在挪用善款的可能,。
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yī)院一名工作人員證實了王太友的說法,。這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楊美芹一家申請了嫣然天使基金,,并于去年4月底帶孩子到北京動手術,,手術費全免,5月3日就出院了,。
事實上,,網文質疑楊美芹將善款用于兒子治療兔唇,源自于去年12月2日,,楊美芹在朋友圈曬出了一張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yī)院的照片,,并配發(fā)文字“大的地方就是不一樣干凈”。楊美芹表示,,這次是帶兒子去復查,,總共復查了三次,分別是5月,、7月和12月,,發(fā)微博是為了“表達對嫣然的感謝和幫嫣然宣傳宣傳”。
“兔唇手術后,,半年內復查三次,,這是常規(guī)的診療程序。復查也是免費的,,家屬只需要出掛號費,。”上述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y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掛號費現(xiàn)在每次只需160元,,去年那時候更便宜,。
對于網傳的“籌款15萬元”,王鳳雅家人也表示異議,。15萬只是預計目標,,實際沒有這么多。
5月25日,,水滴籌官方發(fā)布聲明稱,,楊美芹分別于2017年11月3日至29日、2018年3月15日至27日通過“水滴籌”平臺發(fā)起兩次個人求助,,共有2249人次伸出援手,,實際籌得款項35689元。
同一天,,上海大樹公益服務機構在其官方微博發(fā)布聲明,,表示“雖然在愛心人士的呼吁下參與了救助,但此項目我機構未立項未籌款未撥款”,。
王太友告訴新京報記者,加上微信紅包,、直播打賞募集的2949元,楊美芹總共募集資金38638元。
5月25日下午,,王太友在太康縣張集鎮(zhèn)民政所,、水滴籌、媒體等人員的陪同下,,前往河南省太康縣民政局社會福利股,,將剩余的1301元善款捐給慈善組織。
為了說明善款去處,,王太友根據現(xiàn)有票據和回憶,,列出了一張花銷明細,包括“拍片費3000元”“奶粉11000元”“救護車費1400元”等14項支出,,這些在村里診所,、太康縣人民醫(y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和王鳳雅日常開銷的花費,,合計37337元,,剩余1301元。
鳳雅爺爺梳理的花銷清單,。實習生王露曉攝
對于公益機構質疑家屬不愿意讓孩子到大醫(yī)院化療,王鳳雅的爺爺王太友表示,,主要原因還是經濟條件問題,。后期,他們對志愿者和愛心人士也失去信任,,不愿意再接受他們的幫助,。
眼癌詐捐事件還原:家屬與志愿者互相指責互不信任原標題:河南眼癌女童母親“詐捐”事件:家人不接受陳嵐道歉“都想給孩子自己認為最好的。卻變成了這樣的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