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審計部門查出“臺軍購資金滯存美方,近3年逾88億新臺幣”一事,,臺防務部門緊急“滅火”,。(圖:臺灣《聯(lián)合報》)
海外網7月30日電
日前,臺審計部門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臺防務部門的疏忽,,造成
臺當局一筆巨額資金滯存美方,,金額高達88億3999萬余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19.7億元),。該消息一曝出,就要不少網友諷刺臺軍又在向美方“白白交保護費”,。
臺灣《聯(lián)合報》29日爆料,針對軍購案,,臺軍方未能按執(zhí)行進度適時修正發(fā)價書,,致近三年退匯繳庫金額超過100萬元的軍購案共114案,金額高達88億3999萬余元,。
臺審計部門表示,,依美國防部“安全援助管理手冊”的規(guī)定,“合約終止責任準備金”在軍購案初中期隨案收取,,隨后依執(zhí)行進度逐次轉成購案款,。據悉,2017年第三季提列“合約終止責任準備金”軍購案共199案,、金額9億9851萬余美元,,其中已結案的共兩案,為146萬余美元,,已交運完畢待結案的有31案,,為8130萬余美元。
在這些軍購案中,,時間最久的已經有九年,。臺審計部門認為,臺當局應請美方清查結果,,修正發(fā)價書,,適時退回案款,以免資金滯存美方,。
對此,,29日深夜,臺防務部門緊急出來“滅火”,,并稱已向美方提案要求對方改善,。
據報道,臺防務部門29日稱,,已借由2018年度臺美“軍購財務管理檢討會”這一場合,,向美方提出清查“合約終止準備金”的要求,且美方同意將協(xié)助臺當局進行相關程序,,避免資金滯存美方,。
在商務部3月29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表示,美國在對華經貿問題上采取的一系列舉措,,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冷戰(zhàn)思維、零和意識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