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18日電題:日子繼續(xù)好好過——探訪金沙江堰塞湖四川安置點
新華社記者康錦謙,、張海磊
“只要人都在就好?!庇浾叩谝淮卧谒拇ㄊ「首尾刈遄灾沃莅子窨h金沙鄉(xiāng)安置點見到其麥擁金時,,她正與家人一起圍坐在燒得吱吱作響的炭火旁烤著火。雖然前幾天剛經(jīng)歷過一場生死轉移,,但此時的她已經(jīng)平靜了許多:“等回家以后,,得再把青稞和土豆種起,日子要繼續(xù)好好過,?!?/p>
10月11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江達縣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交界處兩次發(fā)生山體滑坡,,導致金沙江斷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最大蓄水量達到5.78億立方米,,嚴重威脅沿江群眾的安危,。
其麥擁金所在的金沙鄉(xiāng)八吉村,是受兩次堰塞湖影響最為嚴重的村子之一,。漫上江岸的水不僅毀掉了村里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200畝的高原紫皮馬鈴薯種植基地,,還使村民的房屋受浸,造成重大財產(chǎn)損失,。八吉村37戶177人除了少數(shù)投親靠友外,,其他大部分均被安排到這個安置點。
當記者提出要去八吉村看看時,,安置點不少村民也要求一同前往,,八吉村正在進行危房核查,、衛(wèi)生防疫工作,村民們也想看看自己房屋現(xiàn)在的情況,。
騎著摩托穿行在水流湍急的金沙江邊,,只見路旁不少防護欄嚴重受損,有些路段只留下光禿禿的峭壁,,若不是有經(jīng)驗豐富的村民騎手,,想去八吉村恐怕很難成行。
初進八吉村,,放眼望去是一個美麗的藏家村落,,一條條建設完整的街道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外形和規(guī)劃都十分美麗的藏式建筑,。但那白墻土磚上殘留著的水漬和隨處可見的防汛沙袋卻又提醒記者,,這次堰塞湖險情給這里帶來了多大的破壞。
村民鄧珠扎西拉著記者去看她今年剛裝修完的房子,。在高原湛藍的天空下,,鄧珠扎西的家漂亮得像藏族版畫上的圖畫,色彩濃郁而簡潔,。鄧珠扎西告訴記者,,災情發(fā)生后,鄉(xiāng)上干部來叫她趕緊搬走時,,怕她放心不下家里的東西,,又調來拖拉機幫她拉家里的貴重物品。
“村民們大都牽掛自己家中的物品,,轉移走了又總是想跑回來看,。”金沙鄉(xiāng)鄉(xiāng)長王勝說,。為此,,他帶著8個鄉(xiāng)干部,在通往村子的路中間搭了個帳篷,,給村民們講:“我們不走,,我們不睡覺,看著你們的東西,?!边B續(xù)幾天值守,直到鄉(xiāng)上的拖拉機把村民們家中的貴重物資都轉移走后,,他們才離開,。
記者回到安置點時,已臨近午飯時間,安置點的村民們又忙活起來,。有村民從帳篷里搬出來一箱箱的食材,,有村民削著馬鈴薯,一名村民邊攪拌著鍋里的肉湯邊笑著告訴記者,,這鍋還是他們從水里撈回來的,。
炊煙升起,食物的香氣撲鼻而來,,大家都在為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忙活著,。一位藏族小姑娘哼起了陌生的歌謠。
飯做好了,,村民們吆喝著不遠處電力服務點的電力工人來吃飯,。記者問起安置點供電情況,國網(wǎng)四川省白玉縣供電分公司的四郎巴登告訴記者,,他們昨天下午剛剛給安置點通上電:“之前都靠運過來的柴油發(fā)電機發(fā)電,,為了保證安置點的正常發(fā)電和用電安全,我連續(xù)幾天每晚只睡2個小時,。”而恢復通電以后,,不僅村民們的用電更有保障,,他也能好好休息了。
驟然間空中又刮起了雪,,藏區(qū)高原天氣瞬息萬變,,村民們回到帳篷中,為了保障災區(qū)群眾溫暖過冬,,地方政府送來了棉被,、棉衣褲、墊子,。
記者走出帳篷看到,,在風雪中炊煙經(jīng)久不散。
原標題:探訪北京密云黃??诖宕迕衽R時安置點食宿安排周到細致村民心中倍感溫暖北京市密云區(qū)黃裕口村村民們被安排在密云水庫中學臨時安置點,,他們的生活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看一下。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金沙鄉(xiāng)安置點(11月17日攝)。原標題:日子繼續(xù)好好過——探訪金沙江堰塞湖四川安置點“只要人都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