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NASA:月球正像葡萄干一樣萎縮,易發(fā)“月震”
NASA最新研究表明:月球正因內部冷卻而收縮形成斷層,,如葡萄變葡萄干一樣起“褶皺”,。這一過程進一步引發(fā)了月球表面地震,。
對超過12000張圖像的分析顯示,,月球北極附近的月球盆地“冷海”已經開裂和移動。由于月球沒有構造板塊,。從45億年前月球形成并開始慢慢失去熱量的時候,,它的構造活動就發(fā)生了。
隨著月球內部逐漸冷卻,,月球表面隨著內部收縮而斷裂,,從而導致所謂的逆沖斷層,也就是地殼的一部分被推到相鄰部分的上方,。這就導致了在過去的幾億年中,,月亮“變瘦”了大約50米。
“這些斷層今天很可能仍然活躍,,”美國馬里蘭大學地質學助理教授尼古拉斯施梅爾說,。“除了地球,,你很少能在其他地方看到活躍的構造,,所以想到這些斷層可能仍在引發(fā)月球地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p>
延伸閱讀:
流星“撞出”水蒸氣!有助解釋月球水源分布
美國宇航局日前表示,,一個月球探測器觀測到了流星撞擊月球表面后,,月壤中的水蒸氣進入月球周圍稀薄空氣中的情形。
報道稱,,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15日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上報告說,,“月球大氣和粉塵環(huán)境探測器”觀測到了2014年1月9日、4月2日,、4月5日和4月9日流星撞擊月球的情景,。
該探測器項目科學家埃爾菲克說,月球周圍的稀薄空氣中含水量不高,,因此在流星撞擊月球時,,從月壤中撞出的水蒸氣哪怕只是在空中短暫存在,也能被探測到,。
分析顯示,,只要流星能夠鉆到月球表面之下八厘米處,就能把那里所含的水分子撞擊出來,。由于月表物質比較疏松,,直徑約5毫米的流星撞擊到月表,就足以把水蒸氣擊入空中,。
研究人員根據觀測結果推算,,月壤中的“含水層”其實相當干燥,含水量只有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五,,比地球上最干燥的土壤還要干燥,。處理一噸月壤只能獲取不到500克的水。
觀測顯示,,在被流星擊出的水蒸氣中,,約三分之二散逸進了太空,約三分之一重新回到月表,。
詢及觀測到的水蒸氣是否可能來自流星,,研究人員說,這些水蒸氣的量大于流星中可能含水的量,,因此必然有一部分來自月球,。他們認為,這項研究有助于解釋水在月球上的分布,。
(原標題:NASA:月球正在冷卻收縮數億年“瘦身”50米)海外網5月14日電“隨著內部冷卻,,月亮正在縮小,在過去的幾億年中,,月亮‘變瘦’了大約150英尺(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