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0年前人類首次登月成就了這些文化現(xiàn)象——
參考消息網(wǎng)7月18日報道西班牙《公眾報》7月16日刊登了西班牙信息與科技新聞社的一篇文章,,題為《月球文化: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對集體想象的影響》,文章摘編如下:
對于那些在1969年7月21日仰望月亮并因想到彼時彼刻有人在那里行走而感到震撼的人來說,,當時的感覺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在接下來的年代里,,宇宙探索逐漸失去了魅力。
那些巨大的成就似乎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影響,。從表面上看,,什么也沒有改變。
然而,,我們只要對流行文化稍加涉獵就會發(fā)現(xiàn)登月競賽的印記,。其影響可見于電影美學,、對未來的想象、生態(tài)意識,,以及流行樂,、旅游和時尚等方面。登月已經(jīng)作為一段可以在適當時候被使用的回憶進入集體記憶之中,。
《2001太空漫游》資料圖片
月球登陸對電影的第一次影響出現(xiàn)在比真正實現(xiàn)登月早15個月上映的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該片的部分情節(jié)在月球表面展開。
此后,,涉及登月的電影紛紛涌現(xiàn),,例如《魔羯星一號》、《阿波羅13號》,、《變形金剛3》,、《登月第一人》,以及近期上映的紀錄片《阿波羅11號》等,。
不過若論對公眾,、科學幻想和對于未來的可視化方式的影響,沒有任何一部影片能夠與《2001太空漫游》相提并論,。
人類登月50周年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人類用史上最大火箭登月 50年后它仍是史上最大
新華社華盛頓5月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2日發(fā)布新聞公報說,他們可能首次探測到了黑洞與中子星碰撞產(chǎn)生的引力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