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就您了解而言,各國在法律上對“家庭暴力”的認定,有哪些區(qū)別,?
蔣月:“家庭暴力”最常見的區(qū)分為三類: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各國法律在認定家庭暴力時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涉及家庭暴力的當事人范圍不盡相同,。
有些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將涉及家庭暴力的當事人范圍限定在具有合法婚姻家庭關系和其他親屬關系的人之間,而有些國家和地區(qū)則把原配偶,、原同居伴侶,、原公婆與兒媳、原岳父母與女婿,、戀人或者原戀人等親密關系者和曾經有的親密關系當事人之間發(fā)生的暴力,,也納入其中。
201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已將“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納入其中,,這說明我國界定的當事人范圍是比較寬泛的,。一般可以說,,界定當事人范圍越廣,法律干預家庭暴力的強度越大,。
“具有時間持續(xù)性及隱蔽性等特點,,含多種施暴手段”
新京報:近年來,國際上發(fā)生的家暴案件呈現出哪些特點,?
蔣月:家庭暴力,,是現代文明社會中的重要社會問題,也是社會病之一,。在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發(fā)生率較高,大約為20%,。
首先,,無論中外,家庭暴力案件主要發(fā)生在共同生活的家人和親屬之間,,施暴者與受害人之間具有特定親屬身份關系或者曾經具有特定親屬關系,,所以,“家庭暴力”一詞用之概括這類現象,。
其次,,家庭暴力具有時間持續(xù)性。施暴者在不同情形下,、在不同時間段,,利用不同借口,多次或者對長期對同一個或幾個受害人實施家庭暴力,。
其三,,家庭暴力常具有隱蔽性。通常,,施暴者是在家里或者室內采用打罵,、侮辱、性侵等手段對受害人施暴,,外界不易及時獲知,,盡管也有少部分家庭暴力發(fā)生在公共場所。相當多的施暴者在家外,,看上去道貌岸然,,“不像是會對家人實施暴力的人”。如果受害人不主動積極尋求外界幫助,,外力難以介入和干預,。為此,許多家庭暴力事件未能在早期,、中期被阻止,,而后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3月28日上午,“同事制止家暴男致其死亡被判正當防衛(wèi)”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fā)廣泛關注,。據報道,陜西咸陽,,丈夫在工作單位毆打妻子時,,妻子同事仗義相助,上前制止,。
2022-03-28 13:58:55同事制止家暴男致其死被判正當防衛(wèi)綜合俄羅斯《生意人報》、國際文傳電訊社3月12日消息,,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當天表示,,針對美國和西方個人的反制裁名單已經準備好了。
2022-03-12 22:28:18俄外交部:反制裁名單準備好了美國猶太民權組織反誹謗聯盟近期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美國共發(fā)生2717起反猶事件,,這是該組織1979年開始相關統(tǒng)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2022-06-07 05:41:21美國反猶事件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