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孤寡老人拍遺照笑得像孩子#】近日,,陜西商洛,。
走近鄉(xiāng)村老人,為他們定格桑榆晚年的最美瞬間,。
楊鑫是一位攝影師,,四年前,在一次下鄉(xiāng)活動時,,楊鑫發(fā)現(xiàn)偏遠鄉(xiāng)村里老人拍照很不容易,,很多逝去的老人甚至沒有一張合適的照片來做遺照。
深受觸動的她和自己的公益團隊用4年時間,,為近3000位鄉(xiāng)村老人免費拍照并沖洗裝裱,。
楊鑫表示,未來他們還會繼續(xù)堅持,,把更多老人的笑臉定格在最美瞬間,。
舅爺一輩子沒出過省、大伯一輩子沒坐過飛機,、三叔從沒見過真正的“高級酒店”……秦嶺腳下多山村,,山村里多留守老人。
老人的主要職責是給外出打工的子女帶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他們通常又身兼數(shù)職,既是看護孩子的家長,,也是經(jīng)濟來源,,還必須種好莊稼。忙碌又千篇一律的生活,,時間像是靜止了一般,。
年輕人在外面的世界沒日沒夜地“卷”,秦嶺深處的村子卻如桃花源一般靜謐,、美好,。這里會讓人忘記了時間,,甚至忘記親人的樣子——如果沒有一張照片,即使是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伴,,也會在他離世數(shù)年后,,再記不得原來的樣子。
遺憾的是,秦嶺深處的陜西商洛,多的是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的老人。他們匆匆走完自己的一生,,兒女們都沒來得及給老人們拍一張遺照,,成為終身憾事。
這樣深山里不足說卻又真實存在的憾事被一位叫楊鑫的記者捕捉到,攝影記者出身的她,,就以自己手中的相機為工具,,開始了溫暖又貼心的公益之路,。
“老有所憶”因為記錄
身材高挑,、性格開朗的85后商洛妹子楊鑫,,人稱“高妹”,網(wǎng)名“高妹愛攝影”,,是陜西《商洛日報》的攝影記者,商洛市彩虹公益中心的負責人,。
2017年該機構成立之初,,曾經(jīng)做過一系列為留守兒童送溫暖的行動,2018年的機緣巧合,,楊鑫以及她的團隊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為留守老人拍照上,,項目取名“老有所憶”。
有記錄才能被記住,,山里的老人忙碌一輩子,,總覺得應該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念想。他們希望自己“老了”以后能有張體面的照片,,卻又不想因為這點小事麻煩子女,。楊鑫回憶,在公益中心成立之前,,她也經(jīng)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發(fā)現(xiàn)到了村子里,尤其是山里,,很多老人家里面基本沒有照片,,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極個別家里會掛一個大的鏡框,里面夾著幾張的小的黑白照片,。
讓楊鑫下定決心要做“老有所億”這個公益活動的是兩個山里極普通的老人,。
一次他們到商州區(qū)麻街鎮(zhèn)的村子參與一個公益活動,來到了一戶普通的農(nóng)家,。家里只有一位老人,,陳設簡單:進門就是一個小小的土灶臺,連著炕,,炕上放著老人剛收到捐贈的羽絨服,。進門正對的位置放了一個木柜,已經(jīng)不知有多少個年頭了,,木柜上擺著一個用白紙和紙板制作成的一個牌位,,牌位上的人名便是老人的老伴。當楊鑫問還記不記得老伴的樣子時,,老人尷尬地搖了搖頭,,回答“十幾年了,早就不記得了,要有張照片就好了”,。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楊鑫既觸動又覺得義不容辭,當下就給那位老人拍了幾張照片,。老人高興的什么一樣,。
在后來的一次活動中,恰巧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遇到了一個形象好又健談的老人,,她處于攝影記者的習慣就為老人拍了一張照片,。沒想到拿到照片時,老人愛不釋手,,一直說著要“老了用正好”(地域方言:去世了),。
笑著拍遺照不留遺憾
這兩件事后,楊鑫下定決心要做這個事情,,既是自己力所能及,,又能彌補山村里老人的遺憾!是的,,楊鑫要做的就是為老人拍“遺照”,。
在陜西的農(nóng)村,老人從不避諱這些,,相反,,他們都會在生前早早為自己安排好墳地位置,準備好棺木,、壽衣等等物品,,互相之間還會提醒,甚至攀比,,“誰準備的更全面,,誰的更好看”。
但拍遺照總是有些難度,,對山里老人來說,,到一次鎮(zhèn)上的照相館實在不容易。他們終日忙碌在田間地頭,,哪有時間專程去一趟呢。而這類小事,,老人們總也不愿給子女添麻煩,。得知有人免費為他們拍照,老人們開心的像個孩子,。
楊鑫的團隊固定有18人,,還有一些志愿者幫忙。每當?shù)揭粋€村子里,,老人總是熱情地奔走相告,,有跑著來的,,有放下鋤頭來的,有給雇主請假來的,,也有腿腳不好被別的老人攙扶著來的,。他們有人身上甚至還沾著泥巴印,也有人特意換上了去親戚家做客才會穿的衣服,。統(tǒng)一的是,,排在長隊里的老人都是有說有笑的。
經(jīng)過簡單的梳洗,,整理衣服,,掛起背景紅布,逗老人笑,,不一會兒,,一張照片就拍攝完成了。老人們開心,,楊鑫也快樂,。
老人們總是言行一致。在早期拍照時,,楊鑫準備了紅色的背景以及藍色的背景,,但老人都選擇了更為喜慶的紅色背景,后來,,遺照背景就順理成章全部變成了紅色,。
除了喜慶,老人還喜歡自然,,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能記住。楊鑫的照片也追求高度還原本人生活中最真實的樣子,,在拍攝時,,努力捕捉他們最放松的瞬間,在后期制作時,,盡量不去大修圖片,。
對于個別局部有缺陷的老人,楊鑫也會征得他們的同意,,用修圖讓他們不留遺憾,。一次為右眼缺失的老人拍照修圖時,楊鑫就為他復制了一個眼睛,,看到照片后,,老人激動地說,“這下完整了!”想到以后能給家人留下完滿的回憶,,他發(fā)自肺腑地開心,。老人們也感覺修圖技術“真是太神奇了”。
而對于照片的質(zhì)量,,楊鑫也有很高的要求,。其實現(xiàn)場打印照片又快又方便,但楊鑫卻“笨拙”的選擇了激光沖洗,,一趟趟的跑,。為的無非是讓照片經(jīng)久不褪色,不讓老人百年后留有遺憾,。
楊鑫為老人著想,,老人的反饋也讓楊鑫內(nèi)心暖暖的。當一張張12英寸的彩色照片洗好,、裱好,,送到村子里,老人們總是爭先恐后地尋找自己,。找到以后再和旁邊的其他人炫耀一番,,圍著照片墻,遲遲不肯走,。而作為感謝,,老人們有從自家拿來核桃“硬”塞給楊鑫的,也有要為她唱秦腔的,。
也有意外,,在楊鑫第一次拍照片時,是攢一起沖洗的,,從拍攝到送照片之間大約隔了兩三個月,。令人難過的是,當照片送到村子時,,已經(jīng)有幾位老人永遠離去了,。
經(jīng)過這個教訓,楊鑫果斷決定,,后面拍照都以一個村為單位,,拍完就做,做完就送,,盡量不留遺憾,。
至此,楊鑫的相機已經(jīng)拍攝了近3000位山村老人,。
歷經(jīng)生死助人果斷
楊鑫的周到,是因為愛,更是因為疼痛,。
“一個人,,只有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的痛苦,才會真正體會到生命的珍貴,,世界上再沒有比挽救人生命更美好的事情了,。”8年前,,楊鑫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時,,她也是開心的。
而楊鑫口中的生離死別卻非常人能體會,。
10年前,,丈夫因病離世,從輾轉(zhuǎn)尋醫(yī)到心灰意冷,,楊鑫陷入崩潰,。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也變成了孤兒寡母。彼時的楊鑫只有27歲,。
經(jīng)過了以淚洗面,,經(jīng)過了心如刀絞,也曾抱怨命運之不公,。但看著1歲的兒子,,楊鑫深知,無論如何不能一直消沉下去,。
當楊鑫決定鼓起勇氣積極地面對生活,,一顆對困難者憐憫的心就堅定了。而公益的種子也悄然種下了,。
2014年,,得知自己曾經(jīng)留下的造血干細胞樣本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29歲的楊鑫沒怎么考慮就同意了,。受捐者是位6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單親媽媽。
“其實我覺得挺幸運的,,因為自己也曾經(jīng)歷過一些特別難過的事情,,所以我知道,人在悲痛的時候,,特別困難的時候,,都想讓別人幫他,不然真的就徹底絕望了,?!睏铞伟l(fā)自肺腑,。
經(jīng)過在西安體檢,去北京采集造血干細胞等過程,,楊鑫還在想著盡自己的力量鼓勵單親媽媽,。
最后,她為對方準備了一幅畫,,畫中的梅花在寒風中獨自盛開,。她希望那個媽媽也能像梅花一樣堅強,能夠戰(zhàn)勝病魔,。
暖心人設源自悲憫
楊鑫的悲憫,,就是看不得別人受苦。
山區(qū)的人們平日里生活已經(jīng)艱辛,,如果遇到病痛,,就直接演變成全家人的苦難。楊鑫遇上的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就是如此,。
年輕的媽媽只有20歲出頭,,但白血病晚期的她已經(jīng)骨瘦如柴,生病幾年,,家里早已不能支持昂貴的醫(yī)藥費,。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她言語不多,,總是沉默,,精神頭也不好。但對孩子,、對丈夫的不舍讓她難過,,對這個世界更是充滿了依戀。她最大的遺憾就是結婚時沒有拍婚紗照,。
楊鑫在得知這個信息后,,內(nèi)心攝影記者的角色,讓她決定幫助這個白血病人完成最后的遺愿,??吹桨准喣且豢蹋撊醯牟∪藴I眼婆娑,。隨即就覺得自己沒有洗澡,,對不起潔白的婚紗,于是拿著臉盆,,到院子里接了一盆水,。丈夫趕來幫忙,她又不斷地給丈夫說著要擦洗一下脖子,、擦洗一下胳膊,,不斷地詢問著丈夫“涼水能洗干凈么”,。
婚紗照是在家門口的玉米地里拍的,化妝和拍攝的過程中,,病人暈倒了兩次,。但她依舊撐著身子,喝下丈夫遞上的糖水,,繼續(xù)拍、繼續(xù)微笑,。
如果說拍攝的過程讓人心疼,,送照片的過程就讓人淚目了。
看著一家三口全家福的那張大照片,,年輕的媽媽表情有短暫的凝固,,而后便露出了微笑,像是想到了終于給孩子留下了一些美好,,也像是在對自己說“死而無憾”了,。
而端著婚紗照相冊,她更像是端著家傳寶貝,。她不舍與孩子在一起的每一秒,,連翻相冊也要摟著孩子,一起坐在門口,,一遍一遍地翻,,一遍一遍地仔細看。她沒有說話,,也沒有笑容,,但在不斷的翻看的過程中默默地落下了淚。
她無疑是開心的,,對自己,、對孩子、對家人也都沒有了遺憾,。她也是難過的,,想到弱小的孩子即將沒有母親,想到作為一個母親,,卻不能照顧孩子到成年,。
而這一切都被楊鑫看到了眼里,更堅定了她力所能及幫助別人的決心,。
收集小紅花夢想持續(xù)
用疼痛治愈疼痛,,楊鑫的故事還在繼續(xù)。
今年99公益日,,QQ瀏覽器和騰訊公益聚焦孤寡老人這一群體,,聯(lián)合發(fā)起“情暖萬名孤寡老人”活動,,而楊鑫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小紅花公益筑夢官。
網(wǎng)友們則可以登錄QQ瀏覽器搜索“99公益日”或“情暖萬名孤寡老人”進入活動頁面,,通過答題,、捐步、留言等多種方式獲得小紅花,,通過捐小紅花來助力公益夢想,。
據(jù)悉,用戶每捐滿2400朵小紅花,,即可為1位孤寡老人送去一整年的關懷,,包括生活物資、志愿者陪伴等,。
談到公益夢想,,楊鑫想到的是山里的老人能夠被大家看到。他們生活條件差,,卻能永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自食其力,不給子女添麻煩,。他們無疑是最可愛的人,。
而楊鑫自己,也將走進更多大山,,為山里的老人拍照,,5000個、1萬個,、2萬個……
頭婚,,可以隆重點兒!真好,,一結婚就白頭偕老了,,還沒有婆媳矛盾!2月25日在河南商丘,,七旬大爺迎娶六旬新娘,,并舉辦隆重婚禮,擺了11桌酒席,,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2023-02-26 13:32:207旬大爺頭婚擺11桌迎娶6旬新娘前段時間,,網(wǎng)友@今天也要早點睡 分享了自己陪爺爺去拍遺照的體驗,,兩千多人在評論區(qū)留下自己和長輩的故事或?qū)敔旈L壽的祝福。
2023-04-05 21:47:12孫女陪爺爺去拍遺照7旬老人跳湖救輕生女子:上一次游泳還是40多年前近日,,泗水縣圣源湖公園,,一名年輕女子跌落湖中?;艔埖膾暝?、拍打,令她離岸越來越遠,,并不住地向水底沉去,。
2023-03-02 10:31:337旬老人跳湖救輕生女子原標題:河南周口73歲老夫婦冬天寒風中穿短袖卸20噸水泥,村委會稱系自愿23日,,在河南周口項城,,依舊寒風料峭,一對年逾七旬的老夫婦在搬運水泥,。
2023-02-27 09:02:257旬老太扛水泥賺錢7旬擔保人替朋友扛下280萬債務:出面擔保幫借錢,,朋友沒還完先失聯(lián)1月8日,浙江寧波,,75歲的馮宗孝本該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但他卻在替朋友擔保借債后,扛起了巨額債務,。
2023-01-09 09:19:277旬擔保人替朋友扛下280萬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