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25歲,,就過上了別人退休時的生活?!?6年湯湯的人生軌跡似乎和大多數(shù)年輕人不同,。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懷著對自然和耕作的熱愛,,大三休學兩年后,,湯湯進山當上了“實習山民”,澆水,、施肥,、翻土成為她的日常,。
去年年底,湯湯在浙江麗水的村落以3600元每年的價格租下一座房子,,期限是20年,。自此,她在山中擁有了自己的家,。對她來說,,學歷、高薪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感受自己”。在山中,,她如愿以償?shù)赜|摸到了四季,,但“田園牧歌”之下,鄉(xiāng)村也不吝給她考驗,。
近段時間,,“精神內(nèi)耗”這個詞頻頻出圈,似乎也反映了城市人循環(huán)往復的生存狀態(tài)和無法跳出的怪圈,。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卸掉枷鎖,,逃向田園牧歌的生活。正如湯湯所說,,她做了許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
以下是她的自述,。
@湯湯的山居生活
“或許我適合做個農(nóng)民”
去年年底,,我在村里租下了一間山中屋子,給它起名叫“桐樹后”,,這樣的日子我已經(jīng)過了快一年,。
而兩年前,我還在城市里,,循著社會時鐘的軌跡前進,,那時的我并不快樂。
2017年,,我到上海讀大學,,學的數(shù)字媒體專業(yè),這個偏技術(shù)型的專業(yè)讓我覺得枯燥乏味,。我不愿意天天對著電腦做視頻后期,,想嘗試學點東西,于是在第一個暑假便找了一份實習工作,。
實習工資很低,,我只能住在離公司很遠的學校里,,每天通勤5個小時以上。每日,,天剛亮我就鉆進擁擠的地鐵里,,下班后,天都已經(jīng)黑了,。日子機械般地向前,,連陽光都是奢侈的,這讓我喘不過氣,。
而鄉(xiāng)村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我喜歡山水,有空的時候會到江浙一帶的村莊采風,,有時還會到鄉(xiāng)下的外公外婆家去,。常常在城鄉(xiāng)之間切換生活,能明顯感覺自己身心狀態(tài)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