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科研團隊實驗驗證:奧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
自從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奧密克戎為需要關注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以來,,一年時間里,,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fā)重癥和死亡的致病力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一項來自國內科研團隊的驗證性研究數據顯示,,相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隨后出現(xiàn)的其他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呈現(xiàn)幾何級數下降,。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聯(lián)合海南醫(yī)學院熱帶轉化醫(y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于今年年初發(fā)表在知名科學雜志《自然》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于2021年11月出現(xiàn)的奧密克戎B.1.1.529變異株,,在人體肺上皮細胞Calu3和腸上皮細胞Caco2中的復制能力明顯減弱。
在人類肺上皮細胞中,,奧密克戎毒株的復制效率比原始株低三倍多,。
阿爾法、貝塔和德爾塔則相反,,這些變異株的復制效率都與原始毒株相似或高于原始毒株,。
這項研究在人源ACE2轉基因小鼠中建立的感染性動物模型進一步證實,與原始毒株和其他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小鼠體內的繁殖能力和致病性減弱,,所導致的死亡率也最低。
本月中旬,,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病毒學實驗室研究部門負責人尼爾杰·范·多雷瑪倫等人,,在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這篇論文指出,在恒猴中建立的感染性動物模型顯示,,感染奧密克戎BA.1或BA.2變異株的恒河猴,,癥狀遠低于感染德爾塔毒株的恒河猴,通過對恒河猴鼻拭子測試,、支氣管細胞采樣和肺組織細胞采樣顯示,,感染奧密克戎BA.1或BA.2變異株的恒河猴體內病毒載量顯著降低。
關于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的問題一直是國內科研團隊持續(xù)關注的重點問題,。
近日,,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減弱的話題受到廣泛關注。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邀請呼吸危重癥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予以解答。
2022-12-06 01:44:15奧密克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長許文波近日介紹,我國現(xiàn)階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奧密克戎變異株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主,;其中BA.5.2在我國31個省流行,;BF.7在我國24個省流行
2022-12-12 09:38:04奧密克戎不同分支致病力有何差別?治療時需注意哪些,?專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