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工程師獎”公布,!名單來了
1月19日上午,,“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81名個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
“國家卓越工程師獎”表彰對象名單
一,、國家卓越工程師(81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二、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50個)
(按團隊名稱首字筆畫排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覺得科學家和工程師都是跟科學和知識打交道的人,,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但實際上,這兩個稱呼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我們在很多科學家故事集里讀到的愛迪生,、萊特兄弟,、瓦特等人,嚴格地說,,他們并不能算作是科學家,,說是“工程師”可能更合適一些。
“不到 200 年”的科學家
首先,,我們看一看“科學家”。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科學家的解釋是“從事科學研究有一定成就的人”,。
而“科學”則是“反映自然、社會,、思想等客觀規(guī)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
這么一來,科學家就可以被描述為“研究自然,、社會,、思想等客觀規(guī)律和知識體系,并且在其中獲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了,。
在英語世界里,,《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對“科學家”一詞的定義是“在科學知識領域,特別是自然科學領域富有學識的人”,。
按照這樣的定義,,在過去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中,探尋自然規(guī)律,、試圖從規(guī)律中建立起系統(tǒng)知識體系的大師們和科研工作者們,,當然是可以被稱作科學家的。
比如,,總結并發(fā)現(xiàn)浮力定律的阿基米德,,總結出小孔成像規(guī)律的墨子,開創(chuàng)力學,、光學的牛頓,,還有建立電磁場理論的麥克斯韋等。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這個身份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但“科學家”這個詞卻只有不到200年的歷史。
它的出現(xiàn)跟英國的博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史研究者威廉·休厄爾(William Whewell)有關,。
休厄爾本身是一位數學家,,同時在物理、地質,、化學上也頗有成果,,但他似乎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詞來說清楚自己是什么人。
休厄爾還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隨著人們對世界的探索越來越多,當時很多的學者都碰到了這樣的問題,。
于是,,1834 年的時候,休厄爾在《季刊評論》(The Quarterly Review)上發(fā)表文章,,首次使用了科學家(scientist)這個詞,。
也有科技史專家認為,1833年,,在英國科學促進會于劍橋召開的會議上,,休厄爾仿照 artist (藝術家)發(fā)明了 scientist 一詞。
休厄爾的觀點是,,科學世界的趨勢越來越分崩離析,,人們很難找到一個統(tǒng)一的詞來稱呼做科學研究的群體,數學家就是數學家,,化學家就只是化學家,。
在劍橋和牛津的學生們,很難找到一個詞來描述自己所追求的事情,。
當時,,人們會使用“哲學家”這個詞來描述這個研究群體,但這個詞太寬泛,,而且聽起來似乎太崇高了,。
因此,休厄爾建議,,使用科學家(scientist)這個詞,,來描述那些從事科學、經濟學領域研究的人,。
不過,,他的這篇文章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還好,,休厄爾并沒有放棄,。
1840 年,,休厄爾再次發(fā)文呼吁使用這個詞。
之后,,“科學家”一詞開始在英國和美國廣泛流行開來,。
這個詞用起來確實很方便,就以牛頓為例,,如果不說他是個科學家,,我們就必須用“物理學家+自然哲學家+經濟學家+天文學家”這樣的表達,來概括他的絕大部分貢獻了,。
工程師不是“想稱就稱”的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看工程師,。
還是要先從《現(xiàn)代漢語詞典》說起,。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工程師的解釋是“技術干部的職務名稱之一,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專門技術任務的設計,、施工工作的專門人員”,。
按照這個說法,“工程師”就是一個專有的稱呼,,只有獲得工程師職稱的人才可以被稱作工程師,。
英語中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韋氏詞典》對工程師的解釋是“接受過工程專業(yè)的培訓或者從事工程專業(yè)的人員”,。
在西歐以及美國,,自 1961 年以來,對于“職業(yè)工程師”這樣的稱呼更是有明確規(guī)范的,,必須經過系統(tǒng)的工程師基礎教育和培訓,,能夠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解決工程問題。
由此可知,,無論在我國還是西方國家,,沒有經過系統(tǒng)學習和培訓,或者沒有獲得工程師職稱的人是不能被隨意稱作“工程師”的,。
不過,,如果嚴格按照這個定義會碰到一個問題。
比如,,一位教授或者研究員,,職稱序列并不是工程師序列,但卻有可能會去負責設計建造一個工程項目,。
這時候,,他可能也會被稱作工程師。
此外,,對于古代負責設計和建造金字塔的人,,負責設計建造都江堰的人,,顯然是不可能有職稱的,但我們還是會將他們稱為工程師,。
這樣的稱呼可以被看成廣義上的工程師了,。
科學家和工程師確實可能有重疊
當然,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身份也并不是絕對的,。
科學家可能在探索研究科學規(guī)律之后,,親自運用這些規(guī)律,親自參與到工程項目中去,。
比如,,著名的“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他在研究空氣動力學知識,,探尋空氣流體規(guī)律的時候,,毫無疑問是一位科學家。
而當他運用這些知識,,為中國建設導彈和火箭的時候,,他又是一名工程師。
所以,,錢學森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而工程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同樣也可能需要探索和歸納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搖身一變成為科學家,。
比如信息論的創(chuàng)始人克勞·德香農,。
他最初的身份是電氣工程師,運用物理學和數學知識來改進武器的火控系統(tǒng),,以及解決加密信息傳遞問題,。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香農總結出了系統(tǒng)的數學理論,,奠定了信息論的基礎,。
可能正是因為有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身份有一定的重疊,因此讓人們會誤用或者混用科學家和工程師這兩個概念,。
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自己怎么區(qū)分,?
其實,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自己也討論過“科學家”和“工程師”或者是“科學”與“工程”的區(qū)別,。
比如,,錢學森的導師、火箭專家馮·卡門就曾經說過:“科學家研究已有世界,,工程師創(chuàng)造從未有過的世界,?!?/p>
這并不是說科學家跟未來世界無關。馮·卡門想表達的意思是,,科學家需要從已有的世界中探尋世界的規(guī)律和知識,,重要的是“研究”的過程,而工程師要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出能改變我們生活的東西,,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
曾經擔任過中國科學院院長的物理學家周光召也提到過“科學”和“工程”的區(qū)別。
他認為,,科學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是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現(xiàn)象、物質內部結構和運動規(guī)律的系統(tǒng)理論知識,??茖W理論內容必須符合客觀實際,要邏輯嚴謹,,沒有矛盾,能夠指導實踐,?!倍こ淌恰叭祟愑薪M織地綜合運用多門科學技術進行的大規(guī)模改造世界的活動,它除了要考慮技術的先進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成本和質量,,做到經濟、實用,、美觀,,要考慮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避免污染,?!?/p>
簡單的概括就是,科學家的任務是尋找規(guī)律,,工程師運用這些規(guī)律改造世界,。
當然了,盡管科學家和工程師這兩個稱呼有所區(qū)別,,但在實際生活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往往需要共同協(xié)作,才能更好地改變世界,。
習近平在“國家工程師獎”首次評選表彰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科技報國為民造福理想加快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高質量發(fā)展蔡奇出席“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并講話丁薛祥出席新華社北京1
2024-01-19 20:20:15國家工程師獎4月19日,,一場聚焦四川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的調研行動與致敬2023四川經濟影響力人物的活動,,在遂寧市射洪地區(qū)盛大舉辦
2024-04-19 15:06:312023四川十大青年企業(yè)家榜單揭曉原標題:淘寶公布2023年度商品初選名單:“罵醒戀愛腦”等虛擬商品首度入圍,流行影視歌曲成最大帶貨王又一年臨近收官,,淘寶如期啟動了“2023年度十大商品”評選,。
2023-12-11 16:29:40淘寶公布2023年商品初選名單?關于“吉普賽國王”泰森-富里的傳言滿天飛,,當然這也怪不得別人,,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傷病為由推遲與烏西克的四大組織重量級拳擊統(tǒng)一戰(zhàn),讓陰謀論越來越像真相,。
2024-02-08 09:50:53富里否認退役傳言4月30日晚,中國女籃為巴黎奧運會籌備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公布了最新17人集訓名單,。這份名單囊括了多位核心球員,如李夢,、韓旭,、黃思雨及李月汝,顯示了隊伍對高水平競賽的充分準備
2024-05-01 17:43:47中國女籃公布最新17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