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飛機上的不定時炸彈,藏在你包里
飛機上不允許使用充電寶,,是已經爛熟于耳的常識,。
但總有人不信邪,冒著被罰的風險也要給自己的手機續(xù)上命,。
2月19日晚,,由菲律賓長灘島直飛上海的航班上,一名乘客的充電寶燃燒導致機艙中彌漫濃煙,,航班不得不備降香港,。
為什么平日里聽話的充電寶,到了飛機上就“易燃易爆炸”了呢,?
在起飛,、巡航和降落的過程中,看似和地面環(huán)境一樣平平無奇的機艙內,,其實充滿了變數,。
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對應的大氣壓力也就越小,。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機艙外的空氣壓力會經歷逐漸降低、復又回升兩個階段,。
當飛機升至11,000m的典型巡航高度時,,艙外的大氣壓力僅有海平面的五分之一左右,這個條件下人很難生存,。
為了能讓乘客在高空中存活且舒適,,飛機內部最理想的情況是通過加壓保持和地面上一樣的氣壓。
但機艙本身的承受能力有限,,艙內外的壓力差值一般不允許超過55–62kPa,,不然飛機自己就得內爆。
因此,,飛機內艙的加壓器會讓艙內的空氣壓力在地面氣壓的基礎上,,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進行小幅度調整。
不僅大氣壓在變,,機艙外的環(huán)境溫度也在變,。
在標準情況下,當飛機爬升至典型巡航高度時,機艙外的空氣溫度已經降至-40°C以下,。
此時,,當你打開遮光板想拍個照,,即便隔著三層厚厚的玻璃,,也能感受到最里層窗戶冰涼的觸感。
為了避免機艙變成“冰窟窿”,,飛機上的空調系統全程都得就著客艙內的空氣“動手動腳”,。
在常見的民航噴氣式客機中,,經過壓氣機加壓的空氣溫度極高,如果直接灌入,,艙內就成了冰火兩重天,;所以一般都是混合了一部分外界的冷空氣后,再統一送入客艙,。
此外,,客艙的各個區(qū)域也都配備了溫度表,駕駛員能夠從儀表盤上直接讀取數據,,在必要時進行調整,。
每排座位上方基本都有可調節(jié)的送風口,如果你覺得熱了,,還可以直接讓它對著你吹,。
這些方式都讓客艙內的空氣自成一體,形成了與外界不同的小氣候,。
不過,,壓力和溫度的調節(jié)都是一點點發(fā)生的,畢竟操之過急對機艙和乘客都不友好,。
一般而言,,機艙壓力高度變化率在爬升期間限制為不超過5m/s,在下降期間限制值更是達到了2.3m/s,。
與之相應的,,機艙內部的壓力和溫度調控速率也就被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圍內。
也就是說,,不論是加壓,、減壓,還是隨之而來的降溫,、升溫,,坐在機艙內的你除了耳朵不適之外,也許感受不到任何變化,。
但你感受不到并不代表包里的充電寶也一樣遲鈍,。
在這種環(huán)境下,,當你從包里拿出充電寶連接上手機,無異于給自己裝上了一枚“炸彈”,。
市面上常見的充電寶一般包括外殼,、電芯和電路三個部分,電芯就像燃油車的發(fā)動機,,能在你電量告急時“雪中送炭”,。
由于鋰離子電池的重量輕,、能量密度高,,加上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可以做到薄形或者任意形狀,生產廠家一般都會選擇鋰離子電池作為電芯中的儲能元件,。
但在充放電的過程中,,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和電解液之間會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定的熱量,。就像你冬天給自己的鋰電池手機充電一樣,,過一會它就會變成“暖寶寶”。
伴隨著手機電量的上升,,不良的散熱環(huán)境使得你手里的那塊充電寶也越來越燙,,再加上飛機客艙內不穩(wěn)定的氣壓和環(huán)境溫度,鋰電池內一個小單元的故障,,就能把足夠的熱能傳遞到相鄰的電池單元里,,引起熱失控現象,輕則冒出縷縷白煙,,重則直接噴射明火,,溫度瞬間可升至800攝氏度。
除了這些肉眼可見的燃燒爆炸現象,,熱失控后電池析出的大量可燃性氣體則讓飛機客艙變得更加危險,。就算明火被迅速撲滅,高濃度的碳氫化合物和氫氣也會讓氣體爆炸成為潛伏中的災難事故,。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局的測試,,常見的安裝在運輸類飛機上的滅火劑Halon沒有冷卻效果,無法阻止鋰電池中電解質和氣體的釋放,,也難以阻止電池本身熱失控的傳播,。
火災時,機組人員會調整通風系統,,關閉客艙氧氣面罩,,以避免火勢蔓延/圖蟲創(chuàng)意
除此之外,充電寶一不小心發(fā)生碰撞跌落,、電池本身老化和鋰離子電池固有的缺陷都容易成為燃爆的不穩(wěn)定因素,。
充電寶在多次充電放電過程中會形成固體電解質界面膜(SEI,,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當溫度升高時,,這層膜很容易發(fā)生分解反應,,導致電池內部接觸短路。
而目前商業(yè)化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無法做到對SEI膜的定向調控,,也就是說,,你拿到手的充電寶還是正在更新迭代的試錯產品。
事實上,,根據市場監(jiān)管總局的產品質量國家監(jiān)督抽查結果,,移動電源合格率一直徘徊在60%至80%之間。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移動電源,,才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所以,千萬不要偷偷摸摸在飛機上使用充電寶,。
否則,,一旦冒煙或爆炸讓飛機迫降,社會新聞的頭條就是你的“杰作”了,。
#網友飛機上偶遇胡歌吳磊# 有網友在飛機上偶遇胡歌吳磊LEO
2024-06-20 17:12:19網友飛機上偶遇胡歌吳磊一名男子在回顧自己因霸占飛機座位而遭受行政拘留的經歷時,深感懊悔:“我非常后悔沒有聽取勸告,,因一時沖動擾亂了機艙秩序,。”這一幕發(fā)生在4月30日的武漢市第二拘留所內
2024-05-03 09:31:01一男子飛機上霸座被拘近期,網絡上流傳著一張美國“超級大黃蜂”戰(zhàn)機攜帶“標準-6”導彈飛行的照片,,這迅速引起了國內軍事愛好者的熱議,。類似場景曾在2021年出現過,但未引起廣泛關注
2024-06-19 11:30:01將“標準-6”導彈掛到飛機上4月14日,,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在其個人視頻賬號分享了一則動態(tài),。畫面中,他身在首都國際機場候機室,,隨手抓取了幾把小零食,,隨后在飛往美國的航班上巧遇故友,兩人在萬米高空暢玩起摜蛋游戲
2024-04-15 06:19:11周鴻祎等企業(yè)家在赴美飛機上摜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