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立陶宛最需要處理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修復與中國關系的問題,,因為中立之間的外交沖突,已經導致立陶宛的對外出口企業(yè)損失嚴重,,立陶宛國內通脹問題也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中立關系
站在中國的角度而言,立陶宛最終究竟采用何種命名方式,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立陶宛的這種做法,,已經違背了中立建交時立陶宛對中國所作出的“一個中國”的政治承諾,,一個中國原則作為中立外交關系的基礎,,立陶宛親自廢除了該基礎,中立外交關系惡化也怨不到中國頭上,,立陶宛要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同時要想修復中立關系,立陶宛也應主動有所作為,,不能光耍嘴皮子,。
因為就在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提出這一說法的時候,時間剛好是在立陶宛大選當天,,這就給這一套說辭背后蒙上了一種別樣的意味,。
5月7日,立陶宛大選提前拉開序幕,,立陶宛一共有8名政治界人士參加角逐,,瑙塞達也尋求連任立陶宛總統(tǒng)一職。
因此,,瑙塞達的這一說辭也不能全信,,我們應聽其言觀其行。畢竟中立關系全面惡化,,本身就是瑙塞達政府任上所導致,。而中立關系惡化,又給立陶宛經濟帶來打擊,,因此想要連任成功,,那么改變在對華關系問題上的態(tài)度,就顯得比較重要,。但想要修復對華關系,,前提條件是要解決“臺灣代表處”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解決,,中立之間的外交關系就缺乏政治基礎,,后續(xù)修復兩國關系的操作就無從談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瑙塞達在“臺灣代表處”問題上做文章之外,,并沒有傳出其他候選人提出要修改“臺灣代表處”的名稱,這也意味著在立陶宛內部,,是否修改“臺灣代表處”名稱是存在矛盾的,,瑙塞達的想法,并沒有與立陶宛內部政治勢力達成一致,。
近日,,有網友發(fā)現,通過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竟然可以查詢到駕車跨海前往臺灣省的路線,。
2024-05-24 17:31:33地圖顯示擬建設跨海大橋至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