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競選活動中遭遇未遂刺殺,,這一事件于7月13日震驚全美。據(jù)美國特勤局證實,槍手為一名20歲的白人男性,。然而,,《紐約郵報》在初始報道中錯誤地將槍手身份描述為“華裔”,盡管他們在一個半小時后修正為“白人男性”,,這一失誤依然在美國華裔群體中引發(fā)了強烈不滿,。
錯誤信息迅速傳播,包括在X平臺上擁有超百萬粉絲的波蘭媒體“Visegrád 24”也引用了《紐約郵報》的錯誤報道,,雖然該媒體在評論區(qū)進行了更正,,但原帖已被廣泛瀏覽,接近67萬次,。對此,,紐約州的華裔民選官員,如共和黨的鄭永佳議員和民主黨的曲怡文參議員,,要求《紐約郵報》就其錯誤報道致歉,,他們擔憂這可能加劇針對華裔社區(qū)的仇恨言論和行為。
截至當前,,《紐約郵報》及其記者尚未公開道歉,,也未在更正后的文章中添加正式的更正聲明。錯誤報道指出,,槍擊發(fā)生在當日18時15分左右,,槍手在巴特勒的集會場地外向特朗普開槍后被特勤局人員擊斃,身份確認為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事件還導致一名現(xiàn)場觀眾死亡,,兩人重傷。特朗普本人事后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子彈擦過他的右耳上方,。
此次錯誤報道不僅誤導了公眾,還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了各種未經(jīng)證實的猜測和陰謀論,,加劇了部分網(wǎng)民對于亞裔群體的誤解和偏見,。同時,也有亞裔網(wǎng)友表達了對于未來可能面臨的不安全感,。而《紐約郵報》的這一失誤,,最早由美國記者Jeff Yang在Instagram上揭露并批評,強調(diào)了不負責任的報道對亞裔美國人社群的潛在危害,。盡管記者喬·馬里諾私下承認了錯誤并口頭同意道歉,,但具體的公開道歉措施至今仍未落實。
當?shù)貢r間7月13日,,美國執(zhí)法官員表示,前總統(tǒng)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被定性為“暗殺未遂”,,已作為刺殺案調(diào)查處理
2024-07-14 09:18:25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被定性為“暗殺未遂”原標題: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對民事欺詐案的裁決提出上訴當?shù)貢r間2月26日,據(jù)路透社報道,,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對民事欺詐案的裁決提出上訴,。
2024-02-27 08:25:16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