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一大標志,,就是愛上爬山,。
對于四體不勤的中年人老G來說,山頂?shù)娘L景固然令人震撼,,爬山的過程卻萬分痛苦,。
但上個周末,老G的朋友圈發(fā)了無數(shù)登頂風景照,。周一一回辦公室,,他高調(diào)向所有同事推薦:
去爬山吧,去爬自動擋的山,!人到中年的一大標志,,就是愛上爬山。
浙江天嶼山,,海拔335米,。在中國無數(shù)動不動就海拔數(shù)千米的高山名岳里,天嶼山頂多只能算是地殼擠出的一個小波瀾,。
可從兩年前開始,這個平平無奇的小土包一下子成了網(wǎng)紅景點,,引得不少人打卡拍照,。
因為在天嶼山上,“長”出了一部登頂?shù)淖詣臃鎏荨?/p>
原本3公里長的崎嶇登山路,,變?yōu)?分鐘左右的自動擋登頂,。
這下,喜歡山但卻不喜歡爬山的“懶人們”,,有福了,。
曾有報道說,乘電梯爬山,,是江浙兩省景區(qū)的賽博特產(chǎn),。
但實際上放眼全國,砸錢購梯來滿足游客們“無痛爬山”需求的旅游點不勝枚舉,。
這些沿著山體安裝的扶梯或升降電梯,,短的有100多米,,長的有六七百米?;蚴前涯銖陌肷窖偷缴巾?,或是讓你一步不動登上百丈懸崖。
“室內(nèi)版”的登山扶梯,,雖說能一口氣把你從平地送到山巔,,卻未免有穿越到地鐵進站口,,下一秒要沖進公司打卡的錯覺,。
“敞篷式”的登山扶梯則是有條件景區(qū)的首選。
站上扶梯,,自動擋登山的同時,,還能欣賞沿途風景。
追求一個“山一步不爬,,景一處不落”,。
甚至如果你嫌正午的太陽太熱,,扶梯兩側(cè)還會貼心地噴出降溫的水霧,相當于在大山里裝了水空調(diào),。
難怪網(wǎng)友感嘆:“這山爬得跟逛萬達廣場一樣,。”
當然,,對于能站就不走,,能坐就不站的當代年輕人來說,在電梯上“罰站”20分鐘依舊算是受苦,。
“雖然確實一步?jīng)]走,,但光站著都有點站不住了?!?/p>
于是登山電梯也內(nèi)卷,。
有景區(qū)將無痛爬山與童心相結(jié)合,推出了大人孩子都說好的“騎木馬上山”,。
這種把旋轉(zhuǎn)木馬的軌道,,擴展到整個山巒的玩法確實很新鮮,但據(jù)實際嘗試過的朋友反饋,,一定要選非節(jié)假日,,不然光排隊的時間,,都夠你爬上爬下好幾回了。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話放到今天,應(yīng)該改成“上山舒服下山樂”,。
為了讓旅途的后半段更刺激一些,,有景區(qū)推出了下山滑梯,把漫漫回程交給了重力勢能,,讓游客一路駕駛自己的屁股回到出發(fā)的地方,。
而如果嫌滑梯的摩擦阻力太大,還有水滑梯來滿足你飛流直下的需求,。
如果你覺得大家都在一條下山道上太過擁擠,,那么還有卡丁車下山競速服務(wù)。
寬闊的速降賽道,,讓人看了就想扔香蕉皮,,和朋友展開一場道具賽,。
而河南一景區(qū),,用降維打擊的方式“殺死”了比賽,。
他們推出了直升機爬山服務(wù):
一架直升機,,直拉300米讓游客空降在嵩山山頂,將原本4個小時的路程縮短至15分鐘,。
如此拉風的登頂手段,,價格也自然不菲——一位一次1580元,,滿3人就起飛。
而這,,也難免讓一些網(wǎng)友忍不住吐槽:
全程無痛登頂,,那還能叫爬山嗎,?
眾所周知,,爬山對于一部分人而言是一場洗禮,而對另一部分人而言則是一場災(zāi)難,。
有人覺得,,只有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步爬到山頂,頂峰的光景才最有價值,。
他們會在午夜時分從山腳下出發(fā),,只為能到山頂看一場日出,會在陡峭的山路上一路疾行,,抒發(fā)身處自然的快樂,。
然而,既然有人能憑毅力征服高山,,也就自然會有人被高山狠狠教育,,從山上“逃”下來后,留下“這輩子再也不爬山了”的毒誓,。
很多時候爬山就像是一場溫水煮青蛙:
當你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地爬了2個小時,發(fā)現(xiàn)自己才剛剛來到了半山腰,,才懂什么叫“泰山治嘴硬,,華山治命硬”。
出發(fā)前:小小泰山,,拿捏,;
出發(fā)后:小小泰山,我爹,。
而此時此刻,,“來都來了”的魔咒則讓你再也無法回頭了。
于是,,在那些名山大川的登頂之路上,,你會看到有人被一段劇烈的爬升給累吐了,有人被一條漫無止境的石階路給累哭了,,有人在海拔千米的山坡上破防了……
一條登天路,,越爬越絕望,爬成了孩子的童年陰影,,爬成了情侶的分手引線,。
本以為這一路精神抖擻,誰知道才爬了一半就累到腿抖;
本以為登山靠的是兩條腿,,結(jié)果最后發(fā)現(xiàn)還得是雙手雙腳齊上陣,,還得依賴老祖宗當年在樹上生活時的智慧。
而當你僥幸憑著驚人的意志力,,終于登頂成功,,看到了無限美好的風光之時,別忘了,,還有一半下山的路,,在等待著你踏上。
一些精疲力竭的游客,,索性就會在返程的路上直接開擺,,以“躺地開滾”的方式,向大山徹底投降,。
一條能自動登頂?shù)碾娞?,就成了“恐山人士”的救命符?/p>
挑戰(zhàn)自我的走步道,享受風景的乘扶梯,,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其實早在爬山電梯普及之前,景區(qū)里越修越長的索道纜車和那些盤山而行的擺渡車輛,,就相當于在給爬山做減負了,。
而現(xiàn)在在社交媒體上搜爬山攻略,你也不僅能搜到“如何在這一路上看足夠多的景點”,,還能搜到“不曬黑不費腿”的懶人爬山最佳路線,,以及“如何用纜車和電梯,讓家里腿腳不好的老人也在山頂看云?!?。
畢竟,苦難教育已經(jīng)是上一輩的敘事了,。
如今的年輕人奉行的,,是有福就享受,沒苦不硬吃,。
中國人的旅游,有時比上班還累,。
尤其是對那些被迫選擇假期出行的苦命打工人而言,,所謂的旅游基本就是一場拉練:
制定計劃,預訂機酒,,拖上一家老小,,擠進熱門景點打卡。
都說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暫時放松身心,,結(jié)果出了門才發(fā)現(xiàn)還是要事事操心,。
年輕熱血上涌的時候,還能做一回大學生特種兵,,睡綠皮硬座縱橫全國,,凌晨三四點騎自行車奔赴目的地,一天不打卡10個景點,,微信運動步數(shù)不過3萬就不算出門玩,。
而現(xiàn)在,面對著到任何景點都只惦記著文創(chuàng)冰激凌的孩子,、爬一會山路就開始氣喘吁吁的身體,、時不時打來的電話會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旅游的意義:
旅行一定要滿滿當當,、早出晚歸嗎,?
一定要去熱門景點打卡嗎?
一定得讓孩子在旅程中有所收獲嗎,?
當一趟旅程被拆解成了一路的走馬觀花和無數(shù)的雞毛蒜皮,,那又何必在難得的假期給自己添堵。
于是,,越來越多人的旅游觀念,,開始向著松弛進化,簡單說就是:
躺平,。
出門旅游,,晚睡晚起,不做嚴格的計劃,,不安排具體的行程,,能少走就少走,能省事兒就省事兒,。
找個舒服人少的小城,,租個向山面海的酒店躺上幾天,躺無聊了就出去轉(zhuǎn)兩圈,,看看當?shù)氐娘L物,,步行距離最好不要超過2公里。
至于什么驅(qū)車3小時才能抵達的名勝,,什么要走半天才能抵達的奇景,,如果來回太累,那便是不去也罷——反正人生又不是只活那幾個瞬間,。
當旅游的節(jié)奏逐漸向度假靠攏,,當游客比起扎堆打卡更想要體驗舒適,景區(qū)推出類似電梯爬山的配套設(shè)施,也就是早晚的事兒了,。
乘著電梯一路上到山頂,,雖說少了點挑戰(zhàn)自然的樂趣,但既不受累,,又能享受山頂?shù)娘L景和視野,,完美展示了休閑的真諦。
歸根結(jié)底,,總喊著要逃離都市的大部分人,,其實并不想跋山涉水,辛苦又疲憊地去和巍峨險峻的自然面對面,。
讓假期回歸休閑,,不賦予旅行不必要的意義。
自由不是你不愛爬山可以選擇不上山,,而是哪怕你體力不支,、腿腳不便,卻依舊有一同欣賞這美好山河的權(quán)利,。
人到中年的一大標志,,就是愛上爬山。
劉一凡今年30歲,三年前,,她從國企辭職,,去到挪威與男友團聚。2024年三月底,,她剛從一艘北極捕蟹船上出海歸來,,船員們都說她是這么多年來他們見到的第一個中國女性
2024-06-11 11:25:18中國女孩北冰洋捕蟹月入13萬最近,,杭州一家景區(qū)創(chuàng)新推出了減速版蹦極項目,吸引了眾多關(guān)注,。該項目讓體驗者從高臺躍下后,,由特制的安全繩緩緩降至地面,這一較為溫和的方式被戲稱為“窩囊版”蹦極
2024-07-12 18:16:48景區(qū)回應(yīng)推出窩囊版蹦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