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宮稱不用Telegram處理公務
社交平臺Telegram的創(chuàng)始人杜羅夫在法國被拘捕后,,有傳聞指俄羅斯政府要求官員刪除該平臺上與工作相關的消息,。然而,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佩斯科夫于8月27日否認了這一說法,,他強調俄羅斯總統(tǒng)府不使用Telegram或其他即時通訊應用處理公務,,因為這些工具在信息安全方面不夠可靠,。佩斯科夫稱,,在總統(tǒng)府內,,使用即時通訊軟件進行公務交流是違反規(guī)定和道德準則的,因此沒有所謂的“清理”指令,。
早前,有消息稱俄羅斯政府機構及部分商界領袖被指示刪除Telegram上的公務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3月以來,俄政府官員已經(jīng)被禁止使用包括Telegram在內的國外即時通訊服務,,同年6月更立法對違規(guī)者施以罰款,。
杜羅夫于24日在抵達法國時被捕,其羈押時間已被延長,。他面臨多項指控,,如參與Telegram上非法活動的共謀及拒絕合作調查等。佩斯科夫認為這些指控需有堅實的證據(jù)支持,,否則將是對通信自由的威脅和對企業(yè)家的恐嚇,,這似乎與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所稱的非政治性逮捕相矛盾。俄羅斯承諾為杜羅夫提供法律援助,,但其法國國籍使情況復雜化,。
Telegram由杜羅夫兄弟創(chuàng)立于2013年,用戶量接近10億,,盡管總部遷至迪拜,,它依然是俄語區(qū)重要社交平臺,尤其在烏克蘭危機期間,,成為雙方信息傳遞的關鍵渠道,。平臺因其寬松的內容管理政策而常受爭議,杜羅夫與俄政府的過往摩擦也是其離開俄羅斯的原因之一,。此次杜羅夫被捕后,,俄政府官員的積極表態(tài)支持,顯得頗不尋常。
對于杜羅夫被捕,,有分析指向美國可能是背后推手,。杜羅夫過去曾透露,Telegram受到美國情報部門關注,,美方試圖滲透平臺,。杜羅夫前新聞秘書推測,真正的拘捕命令可能源自美國,,認為討論法國當局的意圖并無實際意義,,因他們可能只是執(zhí)行者。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即將訪問蒙古國,,這一行程安排在國際刑事法院去年3月對他發(fā)出逮捕令之后,,引起了外界關注,。克里姆林宮方面對此回應稱,,他們并不擔心普京在訪問期間會遭到逮捕
2024-08-31 20:22:12克宮:不擔心普京訪問蒙古國時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