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美國總統(tǒng)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在特朗普與哈里斯之間展開。此番辯論背景復雜,,涵蓋了近期的槍擊事件和競選團隊的變動,,標志著兩黨競選格局的初步穩(wěn)定。哈里斯憑借精心準備的形象和檢察官生涯磨練出的演講技巧,,在辯論中表現(xiàn)穩(wěn)健,,使得選舉結果更加難以預測。鑒于全球局勢正步入一個動蕩變革期,,今年的美國大選吸引了全球目光,,但美國政治舞臺上的喧囂和頻繁出現(xiàn)的突發(fā)事件,讓人難以透視其真實的國家面貌,。
耶魯大學法學院的華人教授張?zhí)┨K在訪談中分享了他對美國大選及美國政治運作邏輯的看法,。他認為外界通常高估了特朗普的政治影響力,并低估了民主黨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兩黨的政策導向和意識形態(tài)正在經(jīng)歷重塑,,兩黨共識逐漸消逝,但僅從選舉政治視角審視美國,,難以觸及國家本質,。美國作為一個“小政府”國家,其國家機器和經(jīng)濟社會體系相對獨立于選舉政治之外,。近年來,,隨著大資本與精英層形成的“架空聯(lián)邦”共識,行政國家和司法權得到了強化,,無論誰當選總統(tǒng),,都只能對政策做細微調整,難以實現(xiàn)根本性變革,。這種體制累積了民間的不滿情緒,,也是特朗普民粹主義口號獲得底層支持的原因之一,。
然而,特朗普代表的民粹主義力量未能持續(xù)發(fā)酵,,部分原因是特朗普自身政策立場的回歸主流,以及美國相對優(yōu)越的內外環(huán)境不足以催生強烈的民粹主義浪潮,。未來,,若美國能再次抓住機遇,通過樹立外部敵人緩解內部壓力,,經(jīng)濟和社會問題或將得到緩解,。目前,美國對外轉移壓力的主要目標是中國,。盡管兩黨對華政策立場趨同,,但這并非基于意識形態(tài),而是對華戰(zhàn)略競爭的共同認識,。中國需深入理解美國獨特的政治生態(tài)和國家運行邏輯,,以便在長期的互動中找到平衡點。
在政黨重組與選情預期方面,,張?zhí)┨K指出,,自2016年起,每一場美國大選都被視為決定國家未來的生死較量,,這在歷史上并不常見,。當前,兩黨在代表性和組織結構上均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民主黨的高效動員和團結在哈里斯接替拜登成為候選人后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相比之下,共和黨顯得較為分散,,對特朗普個人的依賴較大,,黨內深層分裂若失去特朗普的凝聚力,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今年大選結果仍充滿不確定性,。
張?zhí)┨K還分析了美國政治制度層面的運作邏輯,強調美國選舉對國家機器運作影響有限,。美國政治的核心在于精英階層,,特別是大資本和財團的操控,他們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鎖定政策,,確保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對美國的基本制度產生實質影響。這種機制導致政治上的激烈辯論往往流于表面,,無法觸及根本的社會經(jīng)濟問題,。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嘗試挑戰(zhàn)這一“深層國家”,,但隨著政策立場的回歸主流,其革命性力量減弱,,更多表現(xiàn)為一種情緒宣泄,,而非制度性變革。
關于中美關系,,張?zhí)┨K表示,,無論哪一黨執(zhí)政,對華政策的基調已基本確立,,即視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雖然兩黨在具體手段上可能有所差異,但遏制中國的共識是明確的,。中美關系在未來十年的核心邏輯不變,,雙方需要在競爭中尋找穩(wěn)定的平衡點,尤其考慮到兩國作為核大國,,有能力管控沖突,,避免局勢急劇惡化。在此背景下,,中國需持續(xù)關注并適應美國政治動態(tài),,為長期的互動制定策略。
美國特勤局7月13日通報說,,一名槍手向特朗普集會演講臺開數(shù)槍,,該槍手已被擊斃,集會觀眾中1人死亡,、2人受傷,,事件正在調查中
2024-07-14 09:31:06特朗普集會發(fā)生槍擊事件當?shù)貢r間7月13日,美國執(zhí)法官員表示,,前總統(tǒng)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被定性為“暗殺未遂”,,已作為刺殺案調查處理
2024-07-14 09:18:25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被定性為“暗殺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