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俄羅斯和朝鮮合作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西方媒體稱朝鮮特種部隊出現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qū),隨后兩國簽訂《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條約》,。一些政客和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新興的合作關系不僅給西方或烏克蘭帶來新問題,,也對中國構成重大挑戰(zhàn),。他們認為朝鮮會利用與俄羅斯的新聯(lián)系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6月19日,,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平壤簽署了該條約,。然而,,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簡單。
過去12-18個月里,,俄朝經濟合作迅速擴展,。由于新冠疫情三年多時間里朝鮮幾乎封閉了國際合作,雙邊貿易降至冰點,。如今,,盡管從相對值來看貿易額增長迅速,但絕對值仍然有限,。2023年雙邊貿易額僅為3500萬美元,,今年可能達到5000萬美元或略高于此。
俄朝經濟合作存在天然局限,,兩國國民經濟并不像俄羅斯與中國那樣互補,。朝鮮能提供的煤炭、海鮮,、金屬等大宗商品,,俄羅斯本身也儲量豐富。雙方在機床制造或信息技術領域的工業(yè)合作潛力有限,,短期內難以實現成熟和繁榮發(fā)展,。未來幾年可能會看到俄朝貿易大幅增加,但中國始終是朝鮮的主要經濟伙伴,。國際貿易從未轉化為外交影響力,,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無法在平壤擁有決定權。朝鮮領導層將國家主權和獨立視為首要任務,,這一點不會輕易改變,。
關于軍事技術合作方面,外界猜測其真實規(guī)模和范圍,。西方媒體經常使用龐大數字描述朝鮮軍力,,但這些數據不可輕信。朝鮮國防預算有限,,2023年的總額不到15億美元,,生產能力也有限。相比之下,,美國在2022-2023財年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高達520億美元,。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的任何援助都顯得微不足道,。
至于朝鮮直接卷入俄烏沖突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清楚朝鮮是否有此類計劃及其具體任務,。沖突已涉及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大部分支持烏方,。即使有10000至13000名訓練有素的軍人,,也不足以徹底改變這場雙方各自投入數十萬人的沖突勢頭。
新的條約生效后,,不太可能期望俄羅斯會助力朝鮮的核項目或彈道導彈項目,,也不會改變俄羅斯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上的立場。任何形式的核擴散都不符合俄羅斯的戰(zhàn)略利益,。一年前,,金正恩修訂憲法,強調核武器作為“國家生存”手段不可或缺的作用,。東北亞地區(qū)的安全局勢變化并未激勵朝鮮朝著核裁軍方向邁進,。
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時,和平比核裁軍更為重要,。意外沖撞可能導致無意沖突,,因此建立信任措施如信息交流、觀察員互訪,、軍事接觸等有助于克服危機,。此外,逐步促使朝鮮軍事精英參與合作也是關鍵,。完全拒絕承認朝鮮為“核俱樂部”的正式成員,,并不意味著拒絕與其談判。半島無核化應被視為長期目標,,需要幾十年才能找到解決方案,。國際社會應放棄“全有或全無”的做法,因為無法向朝鮮發(fā)出最后通牒,。
俄羅斯是否會退出聯(lián)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的制裁機制,?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為這將樹立危險先例,,給聯(lián)合國未來帶來更多疑慮,。俄羅斯似乎未完全放棄與韓國和解的希望,這也將是一個緩和因素,。更可能的情況是,,俄羅斯將推動聯(lián)合國安理會緩和現有制裁,并反對美國及其盟友提出的新制裁提案,。中俄將在投票中保持一致,。
與朝鮮的關系將是俄羅斯與中國之間詳細且持續(xù)討論的話題之一。俄羅斯在其與朝鮮的關系中,將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危及中國在該地區(qū)合法利益的行動,。即便中俄攜手合作,,也無法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朝鮮。朝鮮民族為其獨立付出了高昂代價,,這種態(tài)度深深植根于朝鮮國家的本質之中,,短期內不太可能發(fā)生改變。
普京于6月19日凌晨到達平壤,標志著他自2000年以來首次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此行是對去年金正恩訪問俄羅斯的回訪
2024-06-20 15:36:42普京訪朝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正式向國家杜馬提交了《俄朝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條約》批準的相關法律草案
2024-10-15 15:59:00俄朝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條約